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5-10-16
“从早到晚,我们安排专人轮流值守,抢时间、提效率,确保粮食即来即烘、颗粒归仓。”夏县南大里乡郭牛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任世强告诉记者。连日来,在位于夏县南大里乡郭牛村的夏县郭牛富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玉米转运、装卸、烘干……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令人欣慰。
自9月中下旬以来,我市大部分县(市、区)遭遇持续性降雨天气,加之气温持续走低,刚成熟收获的玉米面临晾晒难、储存难的问题。“玉米收回家堆在院里,白天淋雨、晚上返潮,这样一来难免发霉,再不想办法,农户大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任世强说。
“孩子都在外打工,我家今年种的18亩玉米全靠我夫妻俩打理。怎料玉米收获碰上连阴雨,我夫妻俩正发愁该怎么办时,我们村党员志愿者来了,帮助我们采收、装运,一共3万多斤湿玉米全部拉到这里烘干一下,着实省了很多麻烦。”郭牛村村民孙红辉说。
据悉,郭牛村种玉米的农户达600户,玉米种植面积近2000亩。持续性降雨天气带来的秋粮储存困境,像一块石头压在农户心头。为解村民燃眉之急,郭牛村村“两委”第一时间响应行动,启用于去年村集体新购置的粮食烘干机,集中力量帮村民烘干玉米。不仅如此,为了让烘粮效率再提一提,确保更多村民的玉米能赶在霉变前烘干,郭牛村村“两委”还组织党员志愿者,组建起一支“烘粮服务队”,全力投身秋粮抢收烘干的保障工作中。
“接下来,我们会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烘粮时间,确保每家每户的玉米都能及时得到烘干处理,绝不让村民的收成‘泡汤’。”任世强说。
(本报记者 董战轩)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