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江西游客挎包物归原主 山东游客相机失而复得

两件暖心事彰显运城“厚德”精神

拾金不昧获赠锦旗的小吃店店员说:“在关公故里,相信每一个运城人都会这样做。”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10-16

运城晚报讯(记者 李爽)10月13日,在运城盐湖景区上演了一幕暖心的画面:运城市民、八旬老人霍海珠将捡到的装有手机、现金等的挎包交给江西游客徐香娣女士,其善举温暖了徐香娣的心,也为我市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文明动能”。

当天上午,江西企业老板张亮与夫人徐香娣携子女慕名来运城观光旅游。在运城朋友杨金麟老人驾车陪同下,一家人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池神庙、运城盐湖观景平台等景点并拍照留念。随后,一家人乘车前往解州关帝祖庙。快到解州时,徐香娣发现随身背的挎包不见了,包内装有手机、身份证、3000多元现金、化妆品、钥匙等。徐香娣不能确认挎包是落在酒店、饭店还是景区了。杨金麟安慰她说,若落在酒店、饭店,服务员会帮她收起来的。

正说话间,张亮的手机响了,接通电话,是运城一位老人打来的,说是在盐湖观景平台捡到一个挎包,根据包内手机上的信息打来电话,寻找失主。

获悉挎包被热心市民所捡,徐香娣、杨金麟等人立即返回,见到了捡包的市民——八旬老人霍海珠。原来,徐香娣在观景平台拍照时,卸下挎包放在旁边的台子上,拍完照离开时忘记拿走。当时霍海珠老人在此处打太极拳,锻炼结束时,他发现不远处台子上的挎包,便守着挎包等失主。等了两个多小时,不见失主来寻包,老人便打开挎包,在一名年轻人的帮助下,打开了该手机的通信录,这才联系上徐香娣的丈夫。

挎包失而复得,徐香娣感动不已,握着老人的手连声道谢。

“这是我应该做的,不值一提。”经再三询问,老人只好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据了解,霍海珠老人出身于习武世家,从小练习武术的他精气神十足。他说:“习武就是习德,拾金不昧,这是做人的本分。”

拿包、感谢、回应,徐香娣一家人和霍海珠老人之间的感人互动吸引了过往的游客和行人,杨金麟等人纷纷为霍海珠老人点赞:“霍老爷子为咱运城人长了脸!”“关公故里景美、人更美!”“市民的善举是运城旅游最好的‘名片’!”

又讯(记者 杜磊 陈怡霏)10月15日上午,盐湖区东城街道祥和社区秦运小吃店收到一面特殊的锦旗,感谢该店店员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起因是国庆期间,来自山东威海的游客于女士在该店就餐时,不慎将相机遗失,第二日返回店里寻找时,店员确认身份后第一时间将物品归还。

面对失而复得的相机,于女士感慨道:“真是满满的感谢,其实相机本身并不贵重,但是里面的照片对我特别珍贵,没想到还能找回来,我感受到了运城人民的友好和善,也让我此次旅行更加温暖。”

由于行程匆忙,于女士当时未能作其他表示,于是特意在返程后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系到当地社区,委托工作人员代自己送上满含心意和感谢的锦旗。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做生意就是要以诚信为本,尤其在关公故里,相信每一个运城人都会这样做。”面对感谢,店员苏媛和张小艳这样说。

记者手记

霍海珠老人和秦运小吃店店员拾金不昧的善举,为失主挽回了经济损失,彰显了“不为私利所动”的质朴初心,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让外地游客感受到了运城人“待游客似家人”的真诚与热情,感受到了运城的人文温度。这份“宾至如归”的体验,正是运城旅游持续吸引游客、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记者 李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