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5-09-28
“府前成荫绿树长,东巷邻里乐正忙。半日清闲好去处,夏蝉声里心颂党。”这首居民自发创作的小诗,生动描绘了河津市城区街道府东社区老年人当下的幸福生活图景,也巧妙点出了社区精心打造的“府东半夏”志愿服务品牌的地域特色与服务内涵。
近年来,府东社区聚焦辖区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积极探索“中心+社区+家庭”联动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打造以“安养如愿”“安康如盼”“安乐如梦”“安心如磐”四大板块为支撑的“府东半夏”志愿服务品牌。该品牌自创建以来,已累计服务超1500人次,覆盖社区半数以上高龄老人,以实实在在、细致入微的服务,让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幸福享老。
安乐如梦——银龄生活绽放别样光彩
上午10时,府东社区老年活动室里,风姿绰约走秀队的30余位队员身着统一的服装,踩着节拍迈步、抬手、转身,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优雅从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们身上,映得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这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队员71岁,最小的队员52岁,平均年龄61岁,却在走秀间,找回了青春的自信与光彩。
风姿绰约走秀队在府东社区老年活动室排练新的走秀节目。
“早上吃完早饭就来社区,和姐妹们一起练习走秀。每周三、周五上午练两个半小时,越练越觉得自己漂亮了、年轻了!”67岁的风姿绰约走秀队队员米赛芳笑容灿烂。这支成立于2019年的队伍,早已从自娱自乐的兴趣小组,成长为该社区乃至河津市的“明星团队”,多次登上社区春晚、河津市重阳节展演等舞台。“我们最近新排练的《云朵上的羌寨》走秀节目,节奏舒缓、韵味十足,队员们反复打磨细节,就想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让大家看看我们老年人的风采!”风姿绰约走秀队队长原永亮说。
移步不远处的书画室,又是另一番景象。76岁的王锁管正伏案挥毫,墨汁在宣纸上缓缓晕开。“我从小就爱好书法,退休后时间多了,却没地方施展。直到社区成立书画社,才算圆了我的书法梦。”放下毛笔,王锁管指介绍道,该书画社11名成员均为退休老人,大家有时间了就聚在这里,交流笔法、切磋技艺,日子过得充实又惬意。
风姿绰约走秀队和书画社的活跃场景,只是府东社区丰富老年人生活的一个生动缩影。在该社区二楼的公示墙上,样红模特队、职工合唱团等七大社团的简介清晰罗列,每个社团的活动时间、团队宣言一目了然,形成了一道井然有序、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为让社团活动持续开展,府东社区精心规划活动场地与时间、准备笔墨纸砚等用品。如今,该社区里每天都充满蓬勃生机:走秀队的排练声、合唱团的歌声、书画社的墨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安乐如梦”服务板块最生动的写照。
除了文娱怡情,该社区还贴心提供多项服务:针对独居老人,网格员定期走访,及时掌握心理动态,并动员他们参与社团活动;书法养性服务以书画社为基础,鼓励老成员带新成员,让更多人感受书法魅力;读书感悟服务开设老年人读书读报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分享会,让老人们在交流中收获知识。
安康如盼——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网
上午10时30分,府东社区一楼的义诊区依旧热闹。按摩床前围了几位老人,60余岁的郝建香扶着膝盖,慢慢坐在椅子上,眉头轻轻蹙起:“岁数大了以后,腿总不得劲,医生说得做康复理疗慢慢缓解,去医院排队太麻烦,咱社区有这服务,可帮了我大忙了。”
府东社区志愿者为社区老人进行按摩理疗。
一旁的社区志愿者胡晓星俯下身,指尖轻柔地按压郝建香肩膀上的穴位,力道时而轻揉舒缓进而缓解肌肉紧张,时而稍加重进而疏通经络穴位。按摩过程中,他还不时询问:“这个力度还舒服吗?要是疼了您就说。”郝建香点点头:“舒服,按完感觉身体轻快多了。”
这处贴心的义诊区,并非凭空设立,而是源于居民的一句“念叨”。府东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飞鹏回忆道:“今年夏天特别热,社区一楼大厅凉快,不少老人都来这儿乘凉聊天。有一次,几位老人说‘年纪大了,腰腿不舒服是常事,可跑去医院排队挂号实在太折腾,要是在家门口能有个简单理疗的地方就好了’。”
这些话被社区工作人员记在心里。“居民有需求,我们就得想办法满足。”杨飞鹏说。该社区迅速行动,梳理辖区内有医疗相关技能的工作人员。
恰好府东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胡晓星,曾系统学习过康复护理知识,可以运用物理因子疗法及运动疗法等,为患者简单治疗骨关节损伤等疾病。于是,胡晓星在工作之余便主动承担起志愿者职责,只要社区老年人有简单的理疗需求,他都积极响应。
人有了,场地也得搭建起来。于是,府东社区清理出一楼大厅角落的20平方米空间,搬来几张理疗椅、血压计,还印制了健康手册,详细介绍常见老年病的预防与护理知识……府东社区义诊区开始“营业”。
如今,这个小小的义诊区,只是府东社区“安康如盼”服务板块的一项内容。为了让居民享受到更全面的健康服务,该社区定期邀请河津市三甲医院的专家举办健康讲座。从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调理,到糖尿病的日常监测,每次讲座都座无虚席,居民们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遇到疑问还会主动举手提问。
每月一次的专家义诊更是“抢手”,内科、骨科、中医科的医生现场坐诊,免费为居民测血糖、量血压,还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开具个性化健康处方。同时,该社区还为65岁以上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体检数据,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刻联系家属和医生跟进。
“以前腿脚不舒服还得去医院做理疗,现在社区啥都为我们想到了。”郝建香做完理疗,活动了一下膝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上午11时,义诊区依旧热闹,胡晓星正帮一位老人测血压。
安养如愿——一餐热饭温暖幸福“食”光
上午11时30分,府东社区食堂的后厨热气蒸腾。不锈钢操作台上,工作人员正将最后一勺金黄的咖喱土豆鸡盛进餐盘,灶台上刚出锅的萝卜臊子面冒着热气,清炒西葫芦鸡蛋色泽诱人……10道荤素搭配的菜肴、3种主食的香气在空间里交织,勾勒出社区养老服务最温暖的日常图景。
府东社区志愿者为社区高龄老人送餐上门。
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地将饭菜分装到一次性餐盒中后,递到府东社区志愿者高瑞霞手中。高瑞霞熟练地将餐盒挂在电动车前筐,骑着电动自行车穿过湿润的街巷,仅用五分钟便停在了田淑云老人的家门口。
“姨,饭来啦!”随着一声招呼,91岁的田淑云笑着从屋里迎出来,稳稳接过餐盒。作为独居老人,她身子骨还算结实,只是动作慢了些,她的孩子们虽时常上门照料,却总放心不下她吃饭的事。毕竟,开火、炒菜、洗碗这些事,对老人来说处处不便,要是不小心烫到或摔着,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人做饭太麻烦,总想着随便对付一口。”田淑云打开餐盒,看着里面热气腾腾的饭菜,眼角眉梢都漾着满足,“你看现在多好,社区志愿者经常来送饭。这菜炖得软乎乎的,也没放辣椒,特别合我的胃口,真是太方便了!”
这份让老人安心、家属放心的温暖,正是府东社区“安养如愿”服务板块的生动缩影。据介绍,“安养如愿”服务涵盖暖心食堂、温情送餐、跑腿代办等多个方面:暖心食堂为老人精心搭配营养均衡、价格实惠的餐食,从根源上解决老年人做饭不便的难题;温情送餐服务则专门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动员“两新”从业人员加入社区治理队伍,让热气腾腾的饭菜跨越距离,直达老人家中;跑腿代办服务还为辖区内登记在册的老年居民提供免费便民服务,代缴水电费、代买生活用品……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老人需求,用细致与温暖托起社区老人的幸福晚年。
安心如磐——全方位守护老人安全
临近中午12时,在府东社区宣传栏的一个居民需求反馈二维码前,几位居民正用手机扫码,熟练地提交着各自的建议。今年6月以来,这样的二维码已遍布该社区26处,成为社区收集民意的“神经末梢”。
69岁的费耀民老人就是这“扫码点单”式服务的受益者之一。8月上旬,他接到一个诈骗电话,虽未造成损失,却让他深感加强老年人反诈意识的必要性。“能不能在社区办个防诈骗讲座,给大家提个醒?”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费耀民通过家门口的二维码提交了建议。让他没想到的是,当天下午,社区工作人员就联系了他,告知已对接辖区相关银行,会尽快安排讲座。几天后,社区活动室里坐满了老人,银行工作人员通过案例手把手教老年人识别诈骗电话、短信,还演示了如何查询银行卡安全状态。据统计,自今年6月张贴二维码以来,社区已收到45条居民需求,解决率达95%,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而这由二维码搭建起的高效“诉求通道”,仅仅是府东社区精心打造的“安心如磐”服务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这里,贴心、精准的服务如同阳光和空气,渗透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定期邀请阅历丰富的老年人走上讲台,为年轻一代讲述往昔岁月、分享人生智慧,在代与代之间架起了理解与沟通的桥梁;针对老年人普遍关心的法律咨询、养老金资格认证等事务,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有需要的老年人能第一时间对接上相关负责人,进而获得清晰、准确的指引;定期开设“银发族”智能化生活应用课堂,从如何扫码付款、线上挂号,到安全使用微信联系亲友,志愿者耐心帮助老年人消除对数字技术的畏惧感,让他们也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府东半夏’志愿服务品牌,持续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将‘府东半夏’这一特色品牌擦得更亮,切实增强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更有品质、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杨飞鹏说道。
文/记者 王月文 图/记者 陈方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