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08-18
“跑慢点,别被绊倒了!”周末的早晨,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的草原上已经热闹起来。垣曲县居民李大叔拎着水壶,紧跟在蹦蹦跳跳的小孙子身后。不远处,游客们三三两两散开,有人沿着小路漫步,有人举着相机捕捉晨光里的草尖。
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亳清河、沇西河与黄河三河交汇处,作为黄河中游重要的库塘湿地,常年受小浪底库区调水调沙影响。因此,每年7月到9月,这里会准时上演一场“自然魔法”——黄河水渐渐退去,留下40米左右的水位落差,裸露的滩涂沐浴着阳光雨露,不出半月,便铺满了茸茸绿意,形成万亩草原。不远处搁浅的轮船,便是水位变迁最直观的见证。
风过时,绿浪从黄河岸边一直滚向天际。偶尔有白色水鸟掠过,翅尖划开的弧线,与绵延的绿野相映成趣,绘就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当地老人总说:“这是黄河给我们的馈赠,水退草长,年年都有新模样。”
“近两年生态越来越好,你看那片贴地长的紫花,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大豆。”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办公室主任石红霞指着远处一片缀着碎花的草丛介绍,这些曾经罕见的小家伙如今连片生长,最大面积达30余亩,像给草原镶了圈淡紫色的花边。
“往这边跳!我抓拍你腾空的样子!”游客楠楠举着相机后退两步,镜头里的闺蜜张开双臂往前蹦,身后扬起一串细碎的草屑。“没错,就这样,再换几个造型。”随着“咔嚓”声响起,大片草原美景在楠楠的相机里定格。
除了“限定版”草原景观,该湿地公园内建设的科普文化走廊、南国风情园及科普宣教展厅等设施,让游客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增进对湿地生态的认知。
夕阳西下时,黄河水面泛起金黄,草原上的人影渐渐被拉得很长。王女士一家三口坐上返程车,她指尖划着手机相册,笑着问:“你们说,那张追着风跑的背影有灵气,还是黄河落日那张更有氛围感?”王女士丈夫凑近,指着屏幕说:“都精彩,但那张一家三口的合照最温馨。”最终,她选定了合照,配文写着“运城的阿勒泰,藏着夏天的所有美好”。
风吹过草原,带着青草与黄河水的气息,也带着人们的笑声飘向远方。不用奔赴远方,在这里,就能在绿浪、碧波与清风中,邂逅最动人的光影。
□记者 赵泽艳 文图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