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天际线更“靓”了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8-16

□记者 祁克宁 赵雪 文图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无声息地洒在中心城区南风广场上,买菜、休闲、锻炼的市民已经忙碌起来了。干净整洁的外立面、协调统一的装修风格、秩序井然的停车场、种类齐全的健身器材……作为城市重要的会客厅,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流穿梭其中。

如今的南风广场其实是经历过几次“变身”的,周边居住多年的居民张先生深有体会。“违规建筑和户外广告牌等都不见了,一方面,大家的休闲空间更大了。另一方面,安全感也提升了。”张先生告诉记者,“还有诸多细节让人惊喜,更换的门头牌匾让整个广场外表看着更加协调,筑物立面各类管线、空调外机等规整并隐藏处理后,让周边空间一下开阔清朗起来。”

这只是城市面貌新生、发展的一个缩影。机场大道、红旗街等道路上耸立两边、影响视线的“擎天柱”消失不见;条山街、学苑路等道路上设施乱、安全隐患大的大型广告牌没了踪影;红旗东街与学苑南路交叉口、河东西街与圣惠路交叉口、条山街西延长线等暗淡了城市“容光”的违规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随着城市管理部门的精细治理,城市天际线愈发疏朗,城市表情也愈加灿烂。

城市如何向新向美?拆违治乱只是一个方面,近年来持续实施的城市更新行动,在恢复沿线建筑风貌和肌理的基础上,通过自然空间、历史文化、现代建筑3个方面的整体提升,让街道面貌焕然一新、功能设施更加完善,重新焕发光彩。

拆除有损城市风貌的建筑物,让城市空间更疏朗、更美观。中心城区槐东路与河东东街交叉口,长约50米、高约7米的街道文化墙,以山水壁画为底,多幅古典镂空壁画穿插其中,清廉宣传海报配色清新典雅,将整座墙体点缀得古风古色。同时,展现了城市文化底蕴,让过往市民觉得格外温馨。

城市风貌在改变,历史数据也是见证。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市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队共拆除违法建设、违章搭建129560余平方米;拆除118座“擎天柱”、拆除违规设置的楼顶广告、立柱广告、门头牌匾等116150余平方米;设置各类公益广告、文化墙78600余平方米。

此外,中心城区解放路、南城墙街、禹都街等也相继焕发新颜。以前的禹都街,沿线包括槐树凹、八里铺等老旧街区,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周边建筑物色彩让人感觉陈旧凌乱,且风格、外墙饰面、周围广告牌等不协调,影响中心城区的整体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如今,影响市容的破旧房屋、违规广告牌和违建彩钢棚等被有序拆除,释放了公共空间,便于充分进行街景打造;沿街建筑立面材质、样式、商铺门头牌匾进行统一提升改造,与城市景观更加协调;重点楼体亮化、箱体拆除合并,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档次……

不同于追求千篇一律和整齐划一,此次改造在维护城市街景美观的同时,也重视满足商户的需求。除了门头牌匾统一尺寸外,牌匾样式根据各店的经营内容进行设计,通过专业设计规划,挑选不同颜色、字体等,沿街店铺的整体造型达到协调统一,又展现了各自的特色,更好凸显了城市的开放性和时尚性,实现区域景观品质的整体提升。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