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青少年安全用网 7点建议请收好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09-17

1.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学生们应牢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特别注意防范冒充警察和公检法人员、网上刷单、游戏领福利、免费领手机、领红包、网购退货等多种形式的诈骗。比如,在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中,诈骗分子常常以“免费送皮肤”等名义,要求转账或填写父母的银行账号等信息,一定要高度警惕网络游戏类诈骗的各种套路,保护好个人财产安全。

2.保护网络隐私:不要随意透露个人真实姓名、家庭住址、学校名称、电话号码等敏感信息。设置强密码,避免使用简单易猜的密码,并定期更换。了解社交平台的隐私设置功能,限制陌生人查看自己的个人资料和动态。

3.警惕钓鱼网站与恶意链接:正规网站域名拼写规范、简洁,而钓鱼网站常常模仿知名网站域名,改动一两个字母混淆视听。若遇到不明链接,且内容很诱人,如“参与抽奖赢巨额奖金”,不管是来自短信、邮件还是即时通讯软件,千万别轻易点击。如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家长求助鉴别。

4.避免网络沉迷:与家长一起制订合理的上网时间表,避免长时间刷短视频、打游戏,影响学习和作息。多参与体育锻炼、户外探险、夏令营等活动,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合理使用网络,上网有节制,内容有选择,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打赏”。

5.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升网络素养,使用文明语言,不发表攻击性、侮辱性言论,不传播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不传谣不信谣,不侵犯他人隐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抄袭、不剽窃他人的作品。

6.警惕网络交友风险:不随意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与网友私下见面。在受到网友的威胁、恐吓时,应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老师,寻求大人的帮助。

7.正确应对网络问题:发现个人信息被盗用或遭受网络欺诈时,及时向家长、老师或相关部门报告。遇到网络暴力、欺凌等不良行为时,保持冷静,及时举报,寻求帮助。

记者 杜磊 陈怡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