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09-02
“挂号要排队,又不太会用机器,子女不在身边,我们老年人看病很不方便。但现在有人全程陪同,方便多了。”近日,在市中心医院,一位老人对该院“医路相伴”免费陪诊服务赞不绝口。
陪诊服务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很多老人面临子女不在身边、独自就医困难的情况。陪诊服务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老年群体的就医需求。
公益陪诊破解就医困境
市中心医院推出的免费陪诊服务,无疑是一项暖心之举。这项服务瞄准80岁以上老年患者、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就诊、预约挂号、协助缴费、检查、打印报告、取药、取片、办理住院的全流程引导,有效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为确保服务规范有序,该院社工部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患者需提前登记预约,就诊当日持挂号凭证至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报到,签订《陪诊员免责协议书》后,即可享受免费陪诊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陪诊志愿者均为医院在职工作人员,他们利用休息日奉献爱心。
今年4月,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也推出免费“预约陪诊”服务,子女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为父母预约陪诊服务,自主选择时间段。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发现很多老年患者虽然身体尚可,但对智能设备操作、就诊流程不太熟悉,同样需要帮助。我们的陪诊员都经过专业医疗护理培训,熟悉医院各科室分布与流程,能够提供从挂号候诊到取药缴费的全程服务。”
“以前每次看病都得折腾一整天,现在有陪诊员全程帮忙,心里踏实多了。”在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候诊区,正在接受陪诊服务的王先生感慨道。
多元服务满足不同需求
医院主要聚焦本地老人就医需求,而商业化陪诊服务则填补了更复杂的医疗场景空白。
由于大城市有更好的医疗资源,不少居民往往会选择去大城市三甲医院看重病、难病。但异地就诊患者大多不清楚医院的科室方位、就诊流程、哪个医生专家更适合自己等。为了帮患者解除这一难题,绛县“老兵陪诊”团队专门为赴北京、西安等城市就医的异地患者提供向导服务,解决“找科室难”“抢专家号难”等问题,搭建起本地患者与北京、西安等地医院的桥梁,为患者节省了不少时间与精力。
与此同时,陪诊师这个新兴职业,也悄然走进大众视野,成为不少独自就医困难患者的“贴心人”。从“看病难”到“有人陪看病”,陪诊师的出现,填补了医疗服务中的“人文缺口”。
陪诊服务的挑战与探索
尽管陪诊服务需求旺盛,但行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陪诊师职业没有统一的职业规范和评价体系,导致陪诊师职业存在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主体权责边界不明、市场不规范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许多从业者仅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在面对复杂病情和突发状况时,难以提供专业有效的帮助,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曾预约过某商业陪诊师服务的赵女士反映:“陪诊师虽然态度很好,但对医疗知识了解有限,无法第一时间解答我的专业问题。”
此外,费用问题也不容忽视。据了解,商业陪诊的价格从200元到800元不等,且尚未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
为了规范陪诊服务市场,一些城市探索建立陪诊服务的标准和规范,组织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助医陪诊服务,加强对陪诊师的培训和管理,明确服务规范和收费标准,提高陪诊服务质量,为陪诊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希望陪诊服务能够更加普及,让更多群体受益。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陪诊服务将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破解“老有所依”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让更多人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记者 张蕊彤)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