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5-08-01
酷暑盛夏,“暑”能成长。为有效缓解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家长负担,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暑假,临猗县第二示范小学秉承“自愿报名、规范服务”的原则,用心组织了为期20天的暑期托管服务。在这段时间里,该校以公益服务为原则,围绕“五育”并举理念,开设了体育、美术、音乐、科创、益智、阅读六大类丰富多样的课程,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体育课程活动,成了孩子们释放活力的舞台。该校积极开展足球、篮球、搏击、跳绳、羽毛球、轮滑等项目,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提升反应能力与协调性,实现身体与意志的双重锤炼。在校园的操场上,孩子们纵身跃起时的舒展,让他们在与自身极限的较量中,体会突破的喜悦。在篮球场上,从基础运球到团队配合,每一次投篮都凝聚着努力与坚持。在足球课上,孩子们在绿茵场奔跑传接,脚下的足球是连接团队的纽带,攻防转换间,读懂了团队协作的意义。
“在暑假,我学会了轮滑,在运动中感受风一样的速度,提高了自身的运动素养。”该校五年级学生李梓翔说。
该校暑期美术课让孩子通过美术认识世界,重在让学生练习和实践,在笔锋起落中触摸着文字的温度。在国画课上,美术教师手把手教授,和孩子心与心交流,墨色在宣纸间晕染开来,山石、花鸟、草木在笔尖渐渐成形,孩子们执起毛笔,于浓淡干湿中感受笔触的灵动,在虚实相生相间中领悟传统绘画的写意之美——原来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天地万物的神韵。
负责美术课的王老师表示,暑假是孩子们学习的好机会,儿童画课程为孩子们铺开了一片用画笔编织梦想的天地。在五彩斑斓的笔触间,孩子肆意挥洒着纯真的童心与天马行空的想象,每一幅作品都是内心世界最生动的独白。
音乐类课程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在假日里,孩子们一边练习乐器,同时接受音乐教育的熏陶,滋养竹笛的清越与古筝的温婉,共同编织音乐课程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与乐器的磨合中,不仅提升了艺术感知力,更在旋律的滋养下,收获了一份沉静与坚持,让音乐成为陪伴成长的温暖底色。
在暑假里,“烧脑”的益智类课程为孩子们搭建起锻炼脑力、启迪智慧的趣味平台。在鲁班思维课程上,孩子们通过动手搭建与拆解,一块块零散的部件在手中逐渐成形,从构思到搭建,再到遇到问题时的拆解重组,孩子们的空间感知与实践能力在指尖悄然生长。象棋课程中,孩子们在棋盘上博弈,学习布局与策略,攻防之间,逻辑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专注力也在一次次的对弈中愈发坚定。数学思维课程则通过趣味题目与游戏,让孩子们感受数学的乐趣,那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在游戏化的探索中变得生动易懂,数理分析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强。
“学校的暑期托管服务太好了,不仅给孩子快乐的暑假生活,而且让孩子们收获了成长,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为学校点赞。”学生家长卫高源高兴地说。
多彩暑假,赋能成长。经过暑期的托管服务,孩子们的暑假更快乐、更有意义,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接下来,临猗县第二示范小学将持续深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进一步创新课程形态,紧扣学生成长需求拓展特色项目,以细心守望、用爱心呵护,以更扎实的举措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坚守“五育”并举育人理念,推动暑假托管服务内容迭代升级,助力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让暑期托管真正成为孩子们乐享成长的乐园、家长们安心信赖的港湾。
记者 李宏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