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8-29
眼下正是红薯成熟收获的季节,在河津市黄河滩地,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收红薯,农田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走进阳村街道连伯村村民马石印的红薯地里,随着红薯收获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很快便摆满田间地垄。十多名村民在后面紧张有序地清理着红薯表面的沙土,并按照大小挑拣分选。
马石印介绍,他今年种了30亩红薯,该品种薯块形状美观,呈长纺锤形,为紫红皮、淡黄肉,加之连伯村的耕地多为沙土地,土壤肥沃,因此,红薯不仅产量可观,而且品质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也吸引很多客商前来收购。
说起今年的收成,马石印算了一笔账:“今年红薯大丰收,一亩地产量5000斤左右,每斤批发价1元,都是批发商过来收购,预计收入超16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红薯产业不仅推动农业实现高产高效,让种植户收入不断提高,还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吸纳周边村民就业增收。这几天马石印的地里每天都有十几个村民干活,柴齐花就是其中一位。“红薯丰收的季节,我每天都来地里捡拾红薯,天天有活干,当天干完活,工资就结清了,一天能挣100多块。”她说。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农业高效发展、农民快速增收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河津市积极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红薯、韭菜等产业发展,既丰富群众“菜篮子”,又鼓起农民“钱袋子”,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活力。
( 余 果 赵阳飞)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