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一堂“河东作家写河东”的文化大课

——《绛州澄泥砚》新书分享会侧记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8-27

记者 王捷

这是一部关于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的作品,一部关于一个家族文化执着的作品,一部河东作家扎根河东、聚焦河东的作品……8月25日,在运城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河东作家写河东”——李云峰《绛州澄泥砚》新书分享会上,来自运城市13县(市、区)的作家及文学爱好者120余人齐聚一堂。透过该书作者李云峰、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传承人蔺涛、绛州澄泥砚第三代传承人蔺霄麟的分享,大家进一步了解了这部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也更明确了“河东作家写河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位作家对作品的倾心追求

分享会上,李云峰首先和大家分享了关于《绛州澄泥砚》的创作机缘及架构过程。

2019年绛州澄泥砚被列为“山西三宝”,应省作协邀约,他从“探秘中国澄泥砚之都”的角度出发,写了一篇有关绛州澄泥砚的文章。在走访的过程中,他发现一篇稿子不足以承载绛州澄泥砚丰富厚重的历史,便萌生了用长篇记录这段历史的想法。最终,这部《绛州澄泥砚》顺利通过审核,被列入“山西繁荣中长篇小说创作出版工程项目”、运城市委宣传部“重点文艺扶持作品”。

在走访的过程中,李云峰不仅被盛于唐朝的绛州澄泥砚历史深深吸引,更被蔺永茂、蔺涛、蔺霄麟三代人的执着与坚守所折服,被他们近40年潜心研制、利用汾河两岸的千年澄泥烧制、使断代300余年的稀世国宝重新华彩面世的事迹所感动。

为此,李云峰多次走访蔺氏三代人,不断搜集相关资料,构思框架,耗时5年,数易其稿,最终完成了这部20余万言的皇皇巨著。

一个家族三代人的文化传承

“把‘认准一件事,咬紧牙关做下去’当成一种修行。”这是蔺涛在父亲蔺永茂身上体悟到的最深感触。曾消失在历史长河中300余年的绛州澄泥砚,如今能成为国家级非遗,离不开蔺氏三代人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蔺永茂潜心搜集资料,向老师傅请教,不断钻研烧造技法,与儿子蔺涛一起让这一技艺重现,其背后的艰辛一言难尽。2013年,蔺涛辞去正式工作,全身心投入绛州澄泥砚的制作中。

对蔺霄麟而言,小时候经常看父亲蔺涛揉泥、装窑、烧窑、出窑的身影,如今仍历历在目。父亲给他最大的启迪就是“坚守”。长大后,他跟随父亲的脚步投身澄泥砚制作,父亲的辛苦如今也成了他的日常。

在国外进修陶瓷工艺的蔺霄麟,毕业后将学到的设计理念带了回来,融入到绛州澄泥砚的创作中。他希望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年轻化的设计理念,让绛州澄泥砚展现不一样的风彩。日前,他的作品《日月同辉砚》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也让大家看到绛州澄泥砚在新时代与世界接轨的耀眼光芒。

坚守,保护,传承,发展。一家三代人对非遗技艺和非遗文化的执着,让历史名砚绛州澄泥砚盛世重辉。

一部“河东作家写河东”的范本

在新书分享会上,李云峰还结合自己的经历,同大家分享了文学创作经验。他说,河东历史文化厚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本土作家,深挖河东文化资源,扎扎实实写家乡、写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写出代表河东的文学精品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光荣使命。

在写本土风物时,要注意细节、故事、人物。现场感最重要,一定要深入现场调研走访;主人公所说的,往往都是作者需要的;一笔带过的一些细节,反而可能是最感动人的,这就需要作家敏锐地去捕捉、去发现,在文学表达上细腻地呈现。同时,不能忘记对史料的汲取和学习,边学边记,在创作中将史料与现场感受融合拉通。

真诚的分享让台下的作家感动不已。作家李立欣表示,这本书以叙事散文的口吻讲述了当代平凡人的不平凡努力,既是文化传承史,也是家史,更是一个时代的创业史。作家王慧表示,这本书是为心有家国、传承有方的蔺氏三代人的字字臻萃,令人感动、感佩、感念,更让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可贵的文化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85岁高龄的蔺永茂老先生读完该书后还写了读书笔记,称《绛州澄泥砚》“错综复杂的材料、关系,梳理得既顺又简洁”“不仅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一部呈现绛州澄泥砚科技之著作”。

李云峰最后说,希望这部作品不仅是作家之间的交流分享,更重要的是希望能让更多人看到运城非遗文化开发、保护、传承的新路径,绛州澄泥砚就是在不断的摸索中为大家找寻一条新路。

《绛州澄泥砚》这部作品既是对国家级非遗技艺绛州澄泥砚和蔺氏三代工匠精神的再现,也彰显了文学作品在当下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文化符号和内涵让其充满生命力,也为未来“河东作家写河东”提供了无限可能。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