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樊村水库北段试运行

人文湿地新公园 休闲娱乐好去处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7-05

一泓清水穿城过。官道河水系是贯穿我市中心城区南北的重要生态廊道。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北起官道河盐湖区阳倦闸,向南穿越黄河金三角(运城)创新生态集聚区,连接樊村水库、安邑水库、八一水库、韩信沟水库,最终与鸭子池相连,形成“一河四湖”的中心城区生态走廊。目前,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樊村水库北段基本完工,已于近日对外开放试运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生态修复与整治,整个工程樊村水库北段已由一片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荒地,变为一座具有生态价值与景观功能的人文湿地公园,在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和城市品质的同时,也促进了人水和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水清岸绿 生态环境好

“听说这里有荷花,具体在哪里呀?”……7月4日上午,天气并不算凉爽,却依旧阻挡不了市民看荷花的热情,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樊村水库北段,迎来一波波市民前来观赏荷花。

市民刘女士正是其中之一,作为赏花爱好者,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了。“我家住在中心城区,离这里稍微有点远,这次是和老伴专程赶过来看荷花的。今天的花开得比上次更好,很漂亮。”刘女士惊喜地说道。放眼望去,许多荷叶在整个水域连成一片,徐徐铺展开来,娇嫩的粉色荷花点缀其中,微风吹拂,轻轻摇曳,美不胜收。市民站在木栈道上一边观赏,一边拍照,定格美好时刻。

水,让城市更加灵动。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是栽种荷花的第三年,也是荷花首次盛放,而这背后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治理。围绕“控污、清淤、添绿、畅通”的要求,工作人员紧抓水安全保障,切实做好河道保畅,通过加强管网建设、河道清淤除障、生态修复、绿化美化、河湖连通等措施,完善其防洪、灌溉、供水、抗旱、生态5大功能。同时,水生态也逐步得到改善,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赏。

走在彩虹桥上可以看到,整个水域不仅面积变大了,水质也变好了,而且内部水系同外部水系互联互通,在湖内水草及边坡绿地的映衬下,呈现出“林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美景。此外,路边高大的行道树郁郁葱葱,湖中的水生植物直立挺拔,路边绿篱修剪齐整,还有各种精致的小花错落分布,将公园装点得多姿多彩。据了解,截至目前,樊村水库水域总面积74.3万㎡,绿地总面积83万㎡,已完工区域(樊村水库北区)绿地面积58.25万㎡。

配套完善 休闲功能强

生态环境在改善,更重要的是,要让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广大市民看得见和感受得到。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充分考虑市民需求,因地制宜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

行走在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整治工程樊村水库段,可以看到市民或是坐在休闲长椅上避暑纳凉,或是带上专业设备沿湖骑行,或是带着孩子在景观小品处休闲玩耍……处处都是美好景致。沿着道路前行,可以看到整个道路一分为二,近水部分铺设了彩色沥青,为步行道;另一侧则为适合骑行爱好者骑行的骑行道,分流道路提高了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10岁的张嘉桐和朋友一大早就来到了足球场,大家穿着蓝色的足球服,在绿油油的草坪上肆意挥洒着汗水,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现在放暑假了,刚好这边的体育场也开放了,我喜欢踢足球,这里就成了我们锻炼的好去处,没事妈妈就带我们过来玩。”张嘉桐说。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区域内配套建设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等体育场地,设施设备齐全,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需求。同时,还配套建设了高标准的道路、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纪念碑、雕像等人文设施,增强市民的游园体验感和舒适度。

细节不止于此。以前,大家只能在路边观水,如今,蜿蜒长桥横架水上,精心设计布置的桥和木栈道,营造出自然和谐的城市亲水空间,市民可以在相互联通的水域上悠闲散步,近距离亲水近水,感受独特的风景。

■本版摄影 记者 薛俊 朱超逸丁

□记者 祁克宁 赵雪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