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咱们村的治安越来越好了”

——全市公安机关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1-10

记者 张君蓉

“中国人民警察节”前夕,我市公安机关以多种形式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各公安基层派出所也邀请社会各界代表走进所里,面对面交流,参观、检验这一年来派出所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绩。

“多亏了所里民警的辛勤和努力,咱们村的治安越来越好了,打架斗殴、电信诈骗、偷鸡摸狗的事也没有了,这离不开咱们民警巡逻走访、下乡宣传,我们将持续配合派出所工作,合力共创平安乡镇。”万荣县解店镇居民王先生在参加“警营开放日”活动时表示。

过去一年,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工作导向,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推动派出所“两队一室”“一村一警”机制落实,继续将警力向基层下沉,充实基层派出所警力,提升“警网融合”效能,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水平。

民警在七彩盐湖边巡护

优化配置一线警力

好钢用在“刀刃上”

如何把基层工作做得更实,首先要科学配备警力。那么,怎样才能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经过反复调研,2023年,市公安局认真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以优化警力布局为牵引,提出了城市社区5000人划分一个警格,农村3000人划分一个警格,推动“一区一警两辅”“一村一警”向“一格一警”升级的思路。目前,全市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3129人,其中派出所警力1309人,派出所警力占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41.83%;社区警力716人,社区警力占派出所警力54.7%,达到了公安部规定的警力配置“两个40%以上”的要求。全市215个社区划分353个警格,配备社区民警265人,专职辅警353人,警务助理160人,网格员、治保会主任等力量兼职辅警1126人,实现了“一格一警”全覆盖;全市2166个行政村划分1116个警格,配备民警537人,专职辅警706人,警务助理470人,网格员、治保会主任等力量兼职辅警2297人,行政村“一格一警”辅警覆盖率为63.26%。

永济市公安局城西派出所负责人姚耀强介绍,“城西派出所辖8个社区、12个行政村,我们根据治安实际,在每个社区、村都明确了固定的社区民辅警,并且强化日常管理考核,确保警力真正沉下去,工作干得好。”姚耀强指着社区民警月工作考核表告诉记者,入户走访、巡逻宣传、矛盾摸排化解、场所检查等基础工作都详细量化,每月进行排名。

城西派出所樱花警务区小张村社区辅警张朝在永济市公安局政工室工作了7年多,一年半前作为局机关121名下沉基层派出所的机关辅警之一,成为了一名驻村辅警,“每天和老百姓打交道很充实,一年半下来认识了村里近3000人,老百姓有事都愿意和我说。”

“警网融合”更加深入

警务团队更加强大

2022年2月,运城市委下发“警网融合”工作意见后,公安机关不断明晰组织架构、明确权责分配、推动平台共建、规范运行管理、细化互动机制,实现了社区警务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深度融合,社区警务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运城市公安局加强派出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5446个网格的5566名专职网格员全部纳入“警网融合”警务工作团队,基本实现基础要素联采联用、风险隐患联排联控、公共服务联动联融、辖区治安联防联控、基层党建联建联管,形成“1+1>2”的互补叠加效应。

“网格员的工作任务更清、目标更明,民警成了村(社区)工作坚强后盾,警务工作团队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了。”推行“警网融合”一年来,不少村(社区)干部都有这样的感受。

“我们把基层社会治理和社区警务工作相结合,在农村打造了‘1+1+N’社区警务团队,保障每个村都有一名驻村民辅警、多名网格员和平安志愿者,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河津市公安局樊村派出所驻西磑村民警李小鹏说。

西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民是西磑村的“总网格长”。“我们全村划分为4个片区和24个微网格,每个片区都设有一名党小组组长和网格片长,每个微网格都有一名网格员。”他指着村警务室大屏上用各种颜色标注的网格化管理示意图介绍。

曹志平是临猗县牛杜镇镇西村村民义警巡逻队队长。他告诉记者,巡逻队一共有8个人,两人一组,主要负责村里大街小巷的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或者喝醉酒闹事的,就会立马和牛杜派出所联系。“为了强化社会面管控,给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的治安环境,派出所牵头在辖区各行政村设立义警巡逻队,进一步壮大警务力量。”临猗县公安局牛杜派出所所长孔德峰说。

据了解,为缓解警力不足问题,各县(市、区)公安局积极对接同级政法委,将147个户籍所辖区优化为388个警务区,设置了342个警务室,成立了以辅警、网格员、保安员为主的2072支5450人治安义务巡逻队。

多元化化解矛盾

常态化守护平安

近年来,市公安局一直把“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抓在手中,坚持从“党建引领、队伍建设过硬、警务机制改革到位、社区警务落实到位、警网融合深入开展、多元化化解矛盾、常态化守护平安、服务群众不缺位”等8个方面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打造出了盐湖区公安局解州派出所“枫桥员”队伍、临猗县公安局孙吉派出所“义警联盟”、河津市公安局城区中心派出所“柴建华调解室”、平陆县公安局张店派出所“老李调解室”、夏县公安局“红叶乡情警务室”等多个特色品牌。其中,解州派出所探索出颇具关乡特色的“3333”(三级警网夯基础、三一矛调稳基层、三小服务惠民生、三个护航践嘱托)工作模式,最大限度体现了民心在基层聚集、资源在基层整合、效能在基层提升。2023年11月公安部作出决定,命名100个派出所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该所成功入选。截至目前,全市有9个派出所被命名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派出所吗,车盘村有两群羊跑到一块了,两个主人吵得不可开交,麻烦你们赶紧过来调解一下……”一大早,解州派出所民警张春辉接到了车盘村网格员的报警电话,反映两个养羊户因为分不清各自家的羊产生了矛盾。接到警情,解州派出所民警立即前往调解矛盾纠纷。

民警联合网格员到居民家调解矛盾

据了解,这起“羊事警情”最早是由车盘村网格员发现的,也就是解州派出所三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当中的第三层级。随后,网格员和社区辅警介入调解,经过多次调解最终无果,而后将此矛盾纠纷上报到二级矛盾纠纷调解室。

到达现场后,张春辉发现两位羊主人各执一词,都不肯让步,经过详细了解后,他决定调取双方羊群混合之前的视频录像,通过视频监控录像截图,对羊的大小和数量全部进行了标注,从事实上说服了双方当事人,从情理上感化了双方当事人。

解州派出所的三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是这样的:一级警网融合警务室成员由解州镇党委书记、派出所所长、法庭庭长、司法所所长组成,主要负责解决社区治安突出问题,并对下一级警网融合警务室发送治安预警和精准指导信息。二级警网融合警务室设在4个综合评定为村情复杂的村,由1名镇党委委员、1名民警、1名辅警、多名网格员及治安积极分子组成。他们根据预警信息,对下一级警网融合警务室进行业务培训、考核,解决下一级处理不了的问题,以及管理治安状况复杂的村。在三级警网中,解州镇各村党支部书记与辅警、网格员及村治安积极分子互相配合,成为矛盾化解、隐患排查、实行“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的重点力量。

自2021年以来,当地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57%,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1%。3年来,该所先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宜307件次,接受群众咨询412人次;近5年来,该所先后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96起。辖区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案件发生了,即使案破得再漂亮,可能也无法弥补群众受到的伤害和损失,事前预防明显好于破案追赃,止于未发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安宁。”2023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上级公安机关部署,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积极推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落实派出所主防责任,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源头防范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上来,有效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努力做到提前发现、精准防控、未病先治,实现治安防控质效提升,社会治安良性循环。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