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明校园风采展 | 变革育人方式 发展核心素养——盐湖区后稷小学第四届校园丰收节活动小记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1-08

10月27日,为传承后稷勤耕精神,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盐湖区后稷小学成功举办了第四届校园丰收节活动。该校以农耕科技馆为切入点,挖掘“三馆两坊一廊一厅”项目活动,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出发,设计“民之衣”“民之食”“民之屋”“民之行”等主题实践活动,将农耕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优良品质。

民之衣——上演最炫民族风

T台秀、黎族竹竿舞、壮族抛绣球……后稷小学第四届校园丰收节现场好不热闹。一进后稷小学的大门,只见广场上孩子们身着各色民族服饰,正进行着一场有模有样的T台秀。他们自信大方、台风稳健,尽情展示着我国民族服饰的特色与魅力。“‘民之衣’活动主要聚焦我国各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手工制品等,孩子们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制作手工艺品,进一步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扩展知识面。”该校副校长李娟一一介绍。

“这是回族布贴画、这是川剧变脸马勺脸谱……”三年级四班的白芯湉如数家珍般介绍他们的作品,“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很多少数民族的服饰,其中我最喜欢纳西族妇女精美的披肩,非常引人注目。”

据教师闫丽介绍,这些工艺品都是孩子们自己制作完成的,“孩子们首先在网上进行知识检索,再根据搜集到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特色自行创作。他们就地取材,利用日常的废旧原料,制作了布贴画、纽扣画,还有帽子、饰品等,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民之食——品尝舌尖美味

“糖葫芦3元一串,要来一串吗?”“刚出炉的蛋糕买一送一”……

在热闹的“后稷美食街”,只见小朋友们头戴厨师帽,操作娴熟,吆喝起来也非常专业。糖葫芦、爆米花、小蛋糕、冰糖雪梨、炸酱面……各种美食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据了解,这些美食都是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亲手制作完成的。

教师陈佳慧表示:“‘民之食’以各类农作物、蔬菜的种植过程为主线,通过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全方位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从种植、培育到收获、加工,孩子们亲眼见证一粒种子的成长过程,不仅学习到农业相关知识,还养成了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德。

在“魔法面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面点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面塑也称面花、礼馍,是一种极具艺术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品。”负责讲解的学生向路过的家长介绍,“面粉经过加工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四年级六班学生郭润颖说:“这些面塑非常精致,定价在两元至5元,复杂一些的10元至20元。这些是我们这两天做的,今天好多都被买走了,我特别高兴。”

民之屋——揭开榫卯结构秘密

在“民之屋”展区,学生们搭建的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模型工艺精巧,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年级学生通过了解榫卯的结构原理,学习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史,了解四大名楼的历史文化,培养收集信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五年级一班学生卫子扬兴致勃勃地向家长介绍:“这个是鲁班锁,它的原理就是榫卯结构,每一个零件都有槽或者凸起的地方,拼接起来便可完美结合。”

学生罗天航说:“通过这些精巧的建筑,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从中收获很多知识和乐趣。”

“我们从农耕馆的榫卯结构故事墙入手,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实地探索,揭开了木制建筑的秘密。我们引导孩子从课本走向生活,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薛老师说。

民之行——探究交通工具演变历程

在“民之行”展区,独轮车、马车、汽车、轮船、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模型琳琅满目。六年级学生王钰杰、畅博妍等人的“民之行”项目式学习任务单上,一枚火箭赫然在册。孩子们发挥想象大胆设计,绘制了详细的设计图纸,将每一个零部件都标记得清清楚楚,充分展现了学生们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强大的实践能力。

“在一次参观农耕科技馆的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一粒种子的旅行路程,此萌生了关于旅行的问题。”一名小小讲解员说。

“提到旅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选择交通工具。在出行日益便利的今天,交通工具多种多样,外观功能各不相同,我们鼓励学生探究交通工具变化的历程及运作原理,在动手实践中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与求知。”一名老师说。

“我们小组这次制作了汽车和船的模型。为了这个项目,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了交通工具背后的原理,掌握了很多课外知识。”六年级四班学生霍丹阳说。

盐湖区后稷小学校长许彩丽表示,学校丰收节活动已成功举办四届,通过活动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教育体系,变革育人方式,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在项目探究中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建立文化自信。

记者 杜磊 见习记者 陈怡霏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