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我市推进农技推广工作助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最后一公里”的新风景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10-09

记者 陈永年 范 娜

国庆节前,农业农村部在我市召开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议。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及相关司局,各省农业农村厅农技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的18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会前,参会代表观摩了我市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服务企业。我市农技推广工作获得各方好评。

近年来,我市坚持整市推动、优化项目管理、加强工作调度、实施通报考评、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中,取得显著成效。

干好一件事

技术推广示范应用

目前,农业增产提效已经不再依靠水肥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数量累加,而是更加依赖要素搭配和技术集成。

2022年,我市建设“运城市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畜牧等主要产业,夏县世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邦农业”)就是其中之一。

国庆节期间,秋意已浓,阴雨连绵,但世邦农业在夏县的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内,工人依然在忙碌。

基地负责人赵兴介绍说:“我们的菜心专门供往南方城市,一年里会间隔种很多茬,保证每个月都有成熟的菜心供应市场。”

2019年以来,世邦农业在运城探索试种“广东菜心”,目前已在夏县、平陆、临猗三个县建立生产基地,经济效益可观。

如今,来自运城的“广东菜心”等十多种“南方蔬菜”,已在香港、深圳、广州、上海等地均设立常态化销售档口,实现了从种到销的产业闭环。

南菜北种,南粮北植,南茶北移,南鱼北养——“四南四北”产业转型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我市“四个农业”发展路径正逐渐明晰。农业技术推广,成为农业产业转型的最大推动力,为运城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2022年,我市11个农业县(市、区)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项目,超省任务10%,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畜牧等主要产业。其中,涉及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3个,优质水果基地6个,蔬菜产业基地6个。全年共示范展示了86项优良品种和65项主推技术,60余名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培训,组织周边农户观摩培训160余次,起到了“建设一个示范园,辐射带动一大片”的示范推广作用。

我市去年组建由164名成员组成的专家团队,依托省级11个产业专队,在冬小麦“科技壮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果业生产以及水产畜牧、“机、田、证”等方面精准发力,为实现稳粮保供、产业兴旺奠定坚实基础。据统计,2022年专家团队开展政策宣讲970场次,宣讲受众8.5万人,遴选适宜品种90个,主推技术44项,分别推广了580.8万亩和1037.4万头(只),解决技术难题654个,发放资料18万份。

今年,按照省农业农村厅文件精神,我市又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千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精准服务的通知》,组织了市县乡三级1877名农技人员,建立专班、开展调度,针对需求精准开展服务。

在发挥自身潜力的同时,我市还注重招才引智,强化校地合作,不断深化、扩大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2022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与90所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签约各类农业农村合作项目150余个。今年上半年,又先后与省内外93所高校签订技术研发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协议160余项。

带好一群人

农技推广队伍

在一个成熟的体系中,人永远是最关键的因素。

抓好农技推广工作,农技推广队伍既是主力军,又是“破局人”。

今年2月13日,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市农业农村局就组织20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能力提升培训。

本次培训由山西中农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实行分批次分专业培训,主要开设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水产三大类产业培训班,每班为期5天,采用室内授课、现场观摩及交流讨论等方式,由专业老师分别讲授畜牧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安全、农作物栽培管理等专业技术以及“三农”政策法规、农产品市场营销和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培训的脚步还延伸到了市外。近年来,基层农技人员重点班全部选择在全国著名农业类院校进行,2022年重点班的80名农技人员在南京农业大学参加培训。同时,由县级推荐、市级组织,还遴选55名基层农技人员参加了省里的骨干班培训……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提高了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了服务能力,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除了“训”外,还有“聘”和“招”——

招录公费农科生: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安排,组织各县(市、区)对便民服务中心编制和需求进行统计,并及时与组织、教育、人社等部门及山西农业大学对接,统一进行了《公费农科生教育协议书》签约。2021年—2023年,运城市招录公费农科生人员达35人;

实施特聘计划:根据主导产业需求和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要求,2022年,我市与农技人员签订特聘农技员服务协议,共招聘特聘农技员39人,超省任务18.2%。当年进村入户组织技术指导培训600余次,培训人数达5万余人次。

用好一股力

社会化服务组织

2023年,在盐湖区席张乡南贾村,小麦亩产达到799公斤;2022年,在盐湖区解州镇西辛庄村的张满星粮食基地,小麦亩产突破807公斤。

频频创造当地粮食高产新纪录,缘于一种被称为“九腿十八行”的种植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九腿十八行”技术的研发主体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山西滴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省、市、区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该公司利用近几年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的GPS大数据,梳理出了盐湖区盆地气候适宜的品种、适用的农机和适合的药肥,在田间管理方面集成了一套粮食生产全过程高科技推广技术方案。其在普通农机播种“七腿十四行”的基础上,探索小麦“九腿十八行”宽幅密植播种集成技术,又与河东雄风农机公司合作,共同研发了单体仿形漏播漏施播种机,有效提升了关乎小麦增产的苗数、穗数、粒数等基础性指标。采用新技术后,每平方米苗数达到630株,每亩苗数41万株,每穗千粒重突破41克。目前,“九腿十八行”集成技术示范已经推广应用了2300多亩。

相较于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具有技术、资本、信息、管理等资源要素优势,从事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作为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普及的引领者,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可以通过更高效的服务,加快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供给保障能力。

2022年,我市遴选了23个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了1840个示范主体,确保每个主体使用两项以上主推技术,主推技术使用率达到98%以上。同时,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结合运城农业产业,2023年全市发布主导品种31个,主推技术39项,依托示范基地和示范主体等,加大应用力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面不断扩大。

9月24日至9月25日,中国农学会在临猗县调研指导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工作并召开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思路和路径,推动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今年以来,临猗县和山西农业大学就共建工作专题研究两次,邀请苹果、冬枣、粮食作物等专家教授现场指导20余次,联合发布了农业主导产业重大技术需求5项,重点攻克了矮砧密植果园水肥耦合技术等十余项技术难题,筛选提取成功10株果树根际促生菌菌种,示范园内苹果优质果率提高5%以上,化学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设施冬枣果面灼伤率降低5%以上,目前共建模式基本完善,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推进,在专题工作推进会等会议上研究推进,在各县(市、区)工作会议上安排部署,形成了“市级统筹、县级实施、上下联动、全力推进”的工作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持续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地市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举措、狠抓落实,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农业科教工作不断开拓新局面,为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