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最美家庭王新莹家庭:珍惜馈予 向阳而生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3-06-14

记者 王捷 实习生 陈柯邑 文图

在前不久举行的“清风润三晋 家教伴成长”山西省家风家教宣讲活动启动仪式上,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平陆县圣人涧镇寨头村王新莹家庭,作为代表之一也参加了活动。

一头短发,精致干练,初见王新莹,她身上大方自信的气质,扑面而来。王新莹与丈夫刘建平创建山西中农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服务农民,一家人奋发图强、尊老爱幼、和睦乡邻、热心公益、传递美好,赢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是名副其实的“五好家庭”。

了解了其家庭背后的故事,我们发现,这份融入她骨子里的胆识与魄力,正是源自向上向善的优良家风。

相爱相守 共同奋斗

得知自己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后,王新莹非常激动。在她看来,这份荣誉不仅代表着他们一家人的美好,更浓缩了多年来她对家庭的爱及家人对她的爱。

“我们全家一直住在一起。”王新莹向记者介绍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骄傲的笑容。上至90岁的婆婆,下到1岁的孙孙,他们一家7口同住一个屋檐下多年,和睦温馨,彼此信任、支持,从没红过脸。

1973年出生的王新莹,是平陆县寨头村人。1995年,她和爱人刘建平结婚。彼时的小两口,可以说是从一无所有开始打拼,一步步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才有了今天的和美大家庭。

两人都来自普通农家,王新莹至今还记得,结婚时所谓的新房就是一间土窑洞,还位于村里很偏的地方,大门是用几根木条钉成的,土院墙外是很深的沟。尽管如此,两人却有着相同的信念——无论如何,都要把日子过好。

结婚之初,两人卖卤肉、开羊肉馆、经营机油、批发饮料……街上能做的生意,他们很多都尝试过。创业道路上,两人遇到无数挑战和失败,虽然艰辛,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敢于追求、打拼,从不放弃。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这条路不通,就走其他路。

两人深知农民种田的辛苦和不易,2004年,当了解到化肥市场比较紧缺时,决定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出一份力,于是创建了华隆肥料厂。

成功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启动资金,两人就抵押房子贷了5万元。亏了怎么办?大不了再住窑洞,从头再来。

厂子成立初期,条件简陋,除了王新莹夫妻俩,只有3个生产工人。丈夫负责外出寻找合作机会,王新莹负责厂内的一切事务,包括会计、库存管理、开票等。渐渐地,生意步入正轨。2008年,两人注册了山西中农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向新型功能性肥料转型。

2020年12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正式在晋兴板挂牌。如今,王新莹与丈夫创建的山西中农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科技服务于一体的农用肥料企业。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他们夫妻二人相爱相守、相互支持、共同奋斗,让彼此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了一份事业,也更懂得珍惜曾经的奋斗和如今的拥有。

家庭和睦 言传身教

王新莹夫妻俩能闯出一片天,不仅是他们和公司所有员工努力的结果,追根溯源,也离不开他们端正的家风和对家规家训的传承。在他们家,每个人都秉承着这样一条家规家训:“感念父母,兄妹情深;严教子女,家厚忠兴;唯宽容人,唯厚载物;自律自省,克勤克俭;珍惜馈予,向阳而生;净心守志,垢去明存。”

所有家庭成员中,影响王新莹最深的,是她的婆婆。

自成家以来,她从没见过婆婆和别人吵架或意见不合,婆婆总是保持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婆婆更是把她当成亲生女儿一般,生活上给予很多帮助,关爱有加。婆婆总会准备好饭菜等她回家,家里的每个角落也被整理得井井有条。婆婆常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事,我能做的就是把家守好,照顾好孩子。”

王新莹理解丈夫业务上的繁忙,便主动承担起孝老敬老的责任。如今,王新莹的娘家妈和婆婆都已迈入鲐背之年,为了照顾好两位老人,除了日常工作外,王新莹经常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休息时间伺候和陪伴她们。有一次,婆婆生病住院,王新莹在床边守护了三天三夜,端屎端尿无微不至,待丈夫出差回到医院时,她已累得趴在婆婆床前睡着了。

在教育子女方面,王新莹从点滴上教导孩子们向上向善、方正为人,踏实走好每一步。儿子刘佩昊今年28岁,大学毕业后,进入公司成为一名技术员。他努力工作、钻研业务,不仅获得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研发的“玻尿酸水立方”科研成果,还获得山西省科技工作者双创大赛银奖,为公司发展拓宽了道路。女儿刘佩怡今年12岁,王新莹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作业,还积极参加家长活动,用心陪伴孩子成长。

王新莹“荣升”婆婆后,便把婆婆教给她的“以爱教子,以德育人”,传给了儿媳梁芸。儿媳是外地人,王新莹知道远嫁不易,也像疼爱女儿一样疼爱着儿媳,婆媳关系非常融洽。每逢节假日,她总是让儿子和儿媳多回儿媳娘家看看,陪陪老人。

平时,儿媳看到王新莹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务,知道她辛苦,也很心疼她。为此,家里的大小事情,儿媳都冲在最前面,不让她操心。两人遇事有商有量,关系就像闺蜜一般。这让王新莹很欣慰,她知道,自己将婆婆待人容人之道传承下去了。

“家庭和睦最重要,无论工作再忙,人总是要休息的,回到家,就会让我们有很舒服的感觉。”王新莹说,如今大大小小一家7口住在一起,幸福是她最直接的感受。有时身边人好奇地问她,这么多人住在一起有摩擦吗?在王新莹家里确实没有,“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热热闹闹,每个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更多的是给彼此照顾和关爱”。

热心公益 树好典范

家庭的经营,离不开一家人的奉献,事业的成功,也离不开一家人的努力。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路才会走得更远。王新莹夫妇时刻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也用这句话来教育孩子,给孩子树好典范,希望他们能珍惜现在、懂得感恩。

在家,王新莹是丈夫的贤内助,在外,她是丈夫的得力助手。多年来,他们坚持职工免费用餐,妇女节为女职工体检,职工家中有困难积极协助解决……尤其是职工子女考上大学,他们会资助3000元,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职工负担,也是对孩子们的鼓励——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学成后更好地回报社会。

公司发展步入正轨后,王新莹夫妻俩第一个念头就是要积极回馈社会。亲农、爱农、全心全意服务农民是他们一直以来坚持的初心。近20年来,他们每年免费为农户培训达30000人次,免费为农户提供各类用肥1000余吨,教授农户科学管理、施肥,为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不仅如此,自2008年起,每年重阳节他们会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倡导尊老敬老的美德。村里有位孤寡老人年岁已高,无依无靠,王新莹每月都会去看望老人,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

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往哪里伸出援手。汶川大地震,他们捐款10万元。2020年防疫物资短缺,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筹备食物和消毒用品,送到防控第一线。2021年,运城部分县市遭受洪涝灾害,他们组织员工带着抗洪物资,连夜赶往稷山和新绛。

2021年,王新莹夫妇与儿子、儿媳、女儿来到甘肃省陇南市草坪乡后芍药村崖上小学。他们为全校16名学生,每人捐赠了一套冲锋衣、一个爱心书包和一个充电式手电筒,并给师生赠送了米面油及生活用品。到了冬天,他们又给每名学生寄去一套棉衣,保障孩子们温暖过冬。

几次下乡后,女儿更懂事了,会主动把喜欢的零食、玩具、漂亮衣服,捐赠给生活困难的孩子。王新莹说,他们会坚持将公益事业做下去,“这样的捐助我每年都会带孩子参与,以后也会成为家规一直延续下去,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家,是一份守护,也是一份责任和承诺。王新莹笑着说:“一家人在一起,四世同堂,就是生活最美的样子。”是啊,他们一家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干,用实际行动,传递着这份爱与美好,让社会文明之花更加绚烂。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