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11-05
□记者 陈怡霏 文图
体育课上,各种专项训练让学生“技能拉满”,尽享运动时光;课间十五分钟里,学生自在玩耍、快乐奔跑,收获轻松与惬意;亲子运动会上,孩子与家长一同上场,运动氛围浓厚……
近年来,我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在推动教育普及普惠的过程中,重视教育质量提升,着力发展体育教育,鼓励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在盐湖区第十实验学校,武术成为体育教学的一大特色。“针对小学至初中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分层设计了课程内容,研发校本课程《尚武》,开展五步拳、太极拳等武术套路教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运动的兴趣。”盐湖区第十实验学校校长刘宝柱说。
此外,该校还开设跳绳、足球、篮球等特色课程,确保学生在小学阶段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同时,与运城学院共建实习基地,吸纳更多体育教育人才来校实习,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在我市明远小学,体育成了家校共育的一扇窗口。10月19日,明远小学举办了第十六届运动会暨首届“为爱上场”亲子运动会,将体育运动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号召家长和孩子共同走进操场,培养家庭运动习惯,让“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成为常态。
去年以来,随着多地“课间十五分钟”的逐步推广,我市不少学校积极响应号召,延长课间运动时长,让“每天锻炼2小时”落到实处。在不断强化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否真正受益?又有何变化?
明远小学的数据显示,该校脊柱弯曲异常人数、肥胖率和近视率正在逐年下降:首先是脊柱弯曲异常人数在全校学生中的占比,2024年比2023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2025年比2024年下降了1.6个百分点;其次是肥胖率,2024年比2023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2025年比2024年下降了6.3个百分点;最后是近视率,2024年比2023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2025年比2024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去年以来,学生因病请假的次数明显减少,课间活动更有精神,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盐湖区第十实验学校体育教师张艳介绍,在国家体质健康监测中,全校学生达到合格标准,且2024年的优良率比2023年提高了11.65%。
诸多数据表明,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稳步提升,体育教育成果正持续显现。除了可量化的身体数据外,明远小学校长王宏斌告诉记者,加强体育运动还能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厌学、抑郁等情况的发生,让他们向阳而生,拥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相信未来,我市各校将更重视体育教育工作,推进体育教育改革,推出更多优秀校本课程,打造体育特色名片,让更多学生爱上体育,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