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5-10-14
本报讯(记者 徐帆扬)作为全国第二批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稷山县近期以学生常见病及危害因素监测数据为靶向,启动六项公共卫生干预行动,为该县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筑起专业防线。
专家宣讲,科普润心。组建专业宣讲团,深入校园开展近视防控小课堂,通过眼球模型演示、用眼误区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
强化培训,夯实基础。推进学校卫生指南普及行动,疾控专家为该县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校医、健教人员、体育教师及后勤职工开展专题培训,系统解读学校卫生政策标准,重点指导视觉环境优化、传染病监测预警等实操技能。
融入日常,培养习惯。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月活动,以“户外打卡挑战”为特色,保证学生每日有一小时至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同时强化“少看半小时电子设备”倡议的执行力度,让护眼习惯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优化环境,闭环管理。该县疾控中心联合教育部门开展视觉环境专项督导,推动建立“卫生监督—监测反馈—整改提升”闭环机制,将近视防控纳入学校卫生考核体系,从源头降低用眼风险。
家校联动,协同干预。实施健康父母培育计划,通过开展家长课堂等形式,引导家长发挥示范作用。针对监测中发现的近视学生,发放《复查告知书》,鼓励家长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并反馈结果。
聚焦重点,精准帮扶。在7所定点学校安装近视防控科普宣传栏,普及叶黄素补充、睡眠管理等知识;对视力波动较大的学生建立动态档案,联合校医开展定期随访,确保早发现、早干预。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