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5-09-12
11年前,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李鹏踏上了平陆县曹川这块土地,以特岗教师的身份,开启了与山区孩子的故事。11年,弹指一挥间,如今,李鹏已经从一名特岗教师成为山区学校——下坪中心校的校长,成为守护一方教育的当家人,也成为家长和孩子心中的好校长。
2014年9月,通过特岗招聘,李鹏来到了曹川中心校刘岭教学点。报到那天,细雨蒙蒙,客车在山间小路上颠簸,窗外不是山就是沟。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的父亲,连着好几通电话追问他“苦不苦”,他毫不犹豫地说:“爸,我想试试。”电话那头沉默良久:“那就好好干。”
初来的孤独差点冲垮李鹏心中这份“试试”的决心。直到第一个数学晚自习后,一个小女孩攥着颗“大白兔”奶糖,怯生生地放在讲桌上,转身就跑。那颗糖,像一道光,驱散李鹏所有的犹疑,他一下子浑身释然:原来他在这里是被期待、被需要的,山里孩子需要他。于是他决心留下来,而这一留,便是11年。
2019年9月,经过组织的考察,李鹏担任下坪中心校校长。从那时起,6年来,他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奋进,不断创新发展,下坪中心校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中发生了“蝶变”:绿茵操场铺起来了;乒乓球室、羽排场地建起来了,葫芦丝社团的旋律飘出教室,呼啦圈队孩子们的笑声萦绕在操场上空,足球队的孩子们在快乐地踢球,课后的校园里传来钢琴声和歌声。最让他感动的是,周末时间,总有孩子哄着门卫大爷开门,就为了在球场上踢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李鹏说,山区教育的发展变化,给山区孩子带来了快乐和希望,这是乡村教育的希望。
多年来,李鹏一直没有忘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肩上的责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他觉得教育最核心的是爱,要把这份爱扎进学生心里,扎进教师心里。
下坪中心校有个留守男孩,因为校服脏被班主任批评,孩子哭着告诉李鹏:“我没有妈妈。”李鹏告诉孩子:“以后校服脏了,我教你洗,生活有困难找我,心里难受,写给我看。”李鹏交给孩子一个笔记本,让他记录下来。李鹏和孩子拉了勾。从那以后,这个孩子的校服总是干干净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下坪中心校有很多特岗教师,李鹏常和他们聊家常、问需求,怕他们受委屈、想放弃。因为李鹏知道,每一位乡村教师都是一颗“火种”,只有把这份“火种”保护好,让扎根山区、奉献青春的精神传下去,才能照亮更多孩子前进的路。
多年的一线从教经历,李鹏深知群众的需求和孩子的渴望,始终记得“办一所好学校,先做称职好校长”的履职要求。近年来,下坪中心校不断创新发展,抓素质教育、推课程改革、落实“双减”,持续构建“备课团队化、上课高效化、辅导个性化”教学体系,强化“备好课、说好课、评好课、反思课”的“赛课”教研,教育教学成绩不断进步,曾经综合评价成绩排名落后的下坪中心校,如今已经排到全县第三名,成为山区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
群山不言,琅琅书声是最好的回应;校舍崭新,声声笑语是最美的见证。李鹏说,11年里,看着一茬茬孩子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接下来,他会继续坚守在山区,用爱与责任做孩子们的“灯塔”,愿孩子们在灯塔的照亮下,茁壮成长,走出大山,回报大山,让希望代代相传。
记者 李宏伟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