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05-06
“五一”假期,运城博物馆设置了非遗体验互动专区,推出文创新品,举办美食图片展,借助科技力量,让传统文化破圈出彩,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
非遗入馆“刷新”体验
5月2日,在运城博物馆一楼文创展区,小朋友们围坐在剪纸非遗老师吕晶旁,拿起剪刀,捧着红纸,感受非遗剪纸的快乐。
“五一”期间,运城博物馆设置非遗体验互动专区,邀请专业老师现场教学,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非遗剪纸、掐丝珐琅、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刷新游客旅游体验,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我感觉特别有趣,不仅能逛博物馆,还能剪纸,我挺喜欢这里的。”一名来自陕西渭南的小朋友说。
“我主要教大家剪团花和喜字,‘五一’假期开始后,能感受到外地游客的热情,每天下午都有三四十位体验者,以外地小朋友居多,大家对传统的手工作品特别感兴趣。在互动体验过程中,更多人知道了河东剪纸这一非遗技艺,加深了对‘国宝第一市’的认识。”吕晶说。
非遗进馆,推动文商旅进一步融合。“一位北京游客体验了剪纸后,了解到剪纸背后的文化传承和美好寓意,立马下单了一幅我们的作品,在‘五一’人流量如此大的情况下,这样的活动能进一步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吕晶说。
“垄上百味”美食为媒
“以食为媒,品一方水土。”“五一”假期,许多游客被运城博物馆展区三楼艺术长廊内的“垄上百味——运城市美食文化图片展”吸引,面对各县美食,本地游客如数家珍,外地游客则津津乐道,以美食为媒,增进了对运城文化的了解。
本次展览自5月1日开启,7月1日结束,分为“多彩主食”“特色美味”“花样点心”“养生茶酒”“‘馍’的文化”“纵横内外”6个单元,既有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也有因地制宜的创新佳肴;既有街头巷尾的烟火小吃,也有宴席上的经典名馔,是一次对运城饮食文化的全景式解码。
“能一目了然知道当地的美食特色,非常方便,我还准备一会儿去品尝本地特色‘四菜一汤一饼’,才能不虚此行。”游客王先生说。
美食,承载着家乡人的美好回忆,也是外乡人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哈尔滨冻梨、淄博烧烤、荣昌卤鹅……可以看出,每一个出圈城市的背后,或多或少都离不开美食的助力。相信通过本次展览,这些美食图片将会变成一张张城市名片,助力更多人了解运城、爱上运城。
文创“上新”拉动消费
“这是我们刚买的关公主题书签,特别精致,很有创意,符合当下审美。”“五一”假期,来自北京的游客张秋月展示着购买的文创产品,爱不释手。
来自西安的游客李雪在网络上刷到运城博物馆,得知这里集章种类繁多,文创产品丰富,便决定要来这里“打卡”。
如今,购买文创、集章打卡,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消费模式。5月2日,在运城博物馆,不少游客来到文创区,选购着心仪的产品。
“‘五一’假期开始后,我们每日的客流量至少有7000人次到8000人次,各种上新的文创产品受到大家欢迎,尤其是冰箱贴、钥匙扣还有帆布包,销量十分不错。”相关负责人说。
其中,多数文创产品设计来自运城本地IP,关公、盐湖、博物馆等知名IP的文创产品最为热销,而各种盲盒类产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为满足‘五一’旅游市场的需要,我们推出了以永乐宫壁画《朝元图》为主题的文创、七彩盐湖挂件、关公玩偶、盲盒等,通过这些文创产品,加深游客对本地文化的认同。”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馆内推出了优惠机制,凡消费满88元可以参与抽奖,进一步刺激消费。
据消费数据统计,除了传统热销的冰箱贴、书签外,关小羽盲盒、印象西游盲盒等产品很受青少年朋友的欢迎。永乐宫壁画主题的掼蛋扑克、文创雪糕、“好运之城”帆布包等也受到市场欢迎。
创意NPC“圈粉”无数
对诗、找文物、完成合影……“五一”假期,运城博物馆推出游览新玩法,游客通过购买参与游戏的“物资”(福袋和通关手册),化身“晋商”开启寻宝之旅,与4位NPC(财神爷、晋商少奶奶、杨玉环、诗人)进行互动,完成任务,兑换最终礼品。
不仅有新玩法,还有新技术。在运城博物馆三楼临展展厅内,游客姜家兴站在金代砖雕壁画旁仔细端详,在光影变换中“穿越”时空,感受文物的魅力。
“我是一名来自陕西延安的游客,今天是到运城的第二天,我对运城的印象非常好,马路十分宽敞,酒店设施到位,随处可以感受到政府的用心。”游客姜家兴表示,在运城博物馆里他感受到运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在现代技术的助力下,壁画可以实现‘动起来’,给游客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接下来我还准备打卡运城盐湖,我对这次旅行充满期待,也为运城文旅点赞。”记者 陈怡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