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04-24
4月21日,《运城睌报》刊发了《小区治理,看鼎鑫华府》的长篇报道。其反映的城市基层“文化至上”治理的典范事迹,让人感动和陶醉。这是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是落实我市“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的实际范例和标杆。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小区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关乎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小区治理,看鼎鑫华府》让人们看到了鼎鑫华府小区在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小区治理的“只此青绿图”
全方位展现小区治理。在硬件设施上,小区完善的生活配套,如“1+1+N”超市布局,满足居民生活便利需求;多类型业主餐厅,解决日常餐饮问题;便民快递中心、幼教中心、医疗中心等场所,让居民不出小区便能享受品质生活。在文化建设方面,小区注重各类文化园的建设,南湖文化园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华夏文化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园传播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园成了居民精神滋养的源泉。在服务方面,“红管家”服务队开展的感恩、文明、服务3类主题活动,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居民提供关怀。
生动呈现治理成果。小区注重细节,以及居民的真实感受。比如,马剑在锦绣中华园大戏楼自弹自唱吸引了居民关注,进而组建合唱团,物业还为其提供设备并推荐参加活动,也让居民王冬芳圆了唱歌梦。又如,业主胡吉星入住小区一年多创作多首诗歌,还被评为“高尚公民”,荣誉感让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小区治理对居民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鼎鑫华府小区治理成果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
挖掘背后的理念与机制。从企业层面看,鼎鑫集团坚持“文化至高无上”的发展理念,其企业文化“三三六八十”工作法和小区文化建设“二二三四十”基本架构,为小区治理提供了思想引领和制度保障。在党建引领方面,小区党支部深入开展“红色物业”创建,突出“四心”服务,将党建工作与小区治理紧密结合,让党组织成为小区治理的核心力量。小区治理成果并非偶然,而是理念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激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小区治理提供实践范例。鼎鑫华府小区在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建设、物业服务等多方面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模板。其他小区在规划生活设施时,可以参考鼎鑫华府的布局模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文化建设上,可借鉴其打造文化园的思路,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小区文化;在物业服务方面,也可学习其精细化管理和贴心服务的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推动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发展。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一部分,鼎鑫华府小区治理经验的传播,有助于推动城市基层治理的创新发展。其党建引领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模式,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鼓励更多小区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小区事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的整体水平。
提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鼎鑫华府的幸福生活场景,激发了其他小区的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当他们看到鼎鑫华府小区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睦友爱的邻里关系,以及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时,会促使他们对自己所在小区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居民积极参与小区改造和治理,共同营造美好家园。
期待涌现更多“鼎鑫华府”
促进经验交流与借鉴。接下来,可以组织各小区物业、社区工作人员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学习交流,开展经验分享会、实地考察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鼎鑫华府小区治理的各个环节,促进不同小区之间的经验借鉴,共同提升小区治理水平。
引导社会关注小区治理。可以吸引媒体、学者、社会组织等关注小区治理问题,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媒体持续报道小区治理的成功案例和问题,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理论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志愿服务等,多方合力推动小区治理的发展。
助力打造宜居城市。小区是城市的细胞,小区治理的提升有助于打造宜居城市。推广鼎鑫华府小区治理经验,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居住品质,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期待更多小区能从中汲取经验,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
□原运城行署秘书长 岳民立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