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03-25
□记者 赵泽艳 文图
盐湖产盐,自古便有“卤池之利,资养万民”的说法。历史长河中的它,不仅是当地百姓的经济来源,还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历经岁月洗礼,它并未沉寂,而是华丽转身,成为文旅融合的生态经济典范。在它身上,我们可以看见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
上午10点,006号灯杆旁一家名为“多乐解忧杂货铺”的文创小店准时开门,工作人员在整理店内的文创产品时,就有顾客陆续进门。精美的冰箱贴、设计独特的书签,每一件都饱含盐湖元素,令进门选购的游客眼花缭乱。店里还为顾客提供拍立得服务,天气好时,在006号灯杆前照相的顾客络绎不绝,这为小店增添了不少收入。
“向这边看镜头,两个人可以更近一点,非常棒!”盐湖岸畔,摄影师老陈的相机快门响个不停。镜头里,一对小情侣甜蜜相拥,远处黛色山影与斑斓湖水构成天然画框。沿着盐湖边行走,随处可见拿着相机的摄影师。老陈说,他们拍摄一张照片只要5元钱,大多数人听见这么实惠的价格都会选择拍上几张,给自己的盐湖之行留下美好回忆。
走进运城盐湖景区,远远便能闻到一阵咖啡香,循着香味寻去,那是刘先生的移动咖啡车在营业。一辆自家的白色小车,后备箱里放着做咖啡的全部器材,车旁支起两张桌子和几个板凳,这般看似简单的配置,在盐湖美景的映衬下,倒也成了许多游客放松身心的惬意去处。去年开始,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刘先生都会开着他的小车来到这里。在导航软件上搜索“刘先生的移动咖啡车”,便能找到它的位置,它俨然一座美食新地标。闲暇之余,刘先生会拿起吉他,与来盐湖的游客们一同放声歌唱。一杯香醇的咖啡,一首悠扬的曲子,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共同勾勒出运城盐湖景区这一隅独特迷人的风景线。
夜晚悄然而至,运城盐湖景区对面,小吃街才开始升腾起烟火。烤肠、臭豆腐、馍夹菜、肠粉……各种能叫得上名字的小吃都聚集在这里,逛累了的游客此刻都会忍不住放慢脚步,在这些美食摊前徘徊,纠结吃些什么。卖臭豆腐的大姐生意相当火爆,不一会工夫,就卖出去十几单,借助盐湖的流量,她把自己的小生意也经营得十分红火。
从盐湖边别具一格的文创小店,到敬业的摄影师,再到温馨的移动咖啡车、熙攘的美食摊,盐湖正源源不断地释放着巨大的经济活力。但我们不能忘记,盐湖最核心的吸引力源于它秀美的自然风光。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盐湖生态保护。未来,堤埝整治、盐湖绿化、水系治理等工作仍是重中之重。在政府积极努力的同时,我们每个人也应主动担当,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在移动咖啡车旁、小吃街附近,做到不随地乱扔食物垃圾,共同守护盐湖的美好。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