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5-03-14
春意渐浓的3月,运城市禁毒社工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大棚果园、社区公园,掀起禁种铲毒宣传热潮。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以专业筑牢防线,为守护罂粟“零种植、零产量”目标,织就一张全民参与的防护网。
田间地头的“流动课堂”
在盐湖区东湖早市的花卉摊位旁,盐湖禁毒社工支起宣传展板,手持罂粟干果标本向群众讲解:“大家看,罂粟果头顶这个‘小皇冠’是最大特征,如果有人种这种植物,一定要立刻报警!”逛早市的王阿姨凑近端详后,感叹:“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这下可算认准了!”
另一边,河津禁毒社工走进柴家镇北原村的草莓大棚,趁着农户采摘间隙开展“田间问答”。“种一株罂粟违法吗?”“当然!哪怕一株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种植户老张擦着汗笑道,“这比刷短视频长知识!”
公园社区的“沉浸科普”
夏县法治文化公园的樱花树下,禁毒宣传台前围满晨练居民。夏县禁毒社工手持真实的罂粟植株,剥开果实展示黑色籽粒:“大家别被它开花时的漂亮模样骗了,它可是‘恶之花’!”带着孙女散步的李大爷用手机拍下植株特征:“我回去就告诉村里人,见到这玩意儿立马举报。”
平陆禁毒社工则带着案例手册入户走访,用真实故事敲响警钟:“去年有人在家种了十几株罂粟当‘偏方’,结果被行政处罚……”居民刘大姐听后连连点头:“再也不敢信这些土方子了!”
踏查行动的“科技助力”
在芮城、闻喜等地的禁种铲毒专项行动中,禁毒社工采用“无人机巡查+人工踏勘”双模式,对废弃房屋、山林荒地等隐蔽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
永济市将禁毒宣传与春耕结合,通过村广播循环播放方言版禁种通告;垣曲县发动社区网格员担任“禁种瞭望员”,针对阳台盆栽、庭院角落等易忽略区域重点筛查。记者 樊朋展 刘凯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