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5-02-17
□记者 范楚乔
“少跑路了不说,办得也快,政策讲得清清楚楚,工作人员还给上门服务,美得很。”“这个平台还能找工作、了解技能培训信息,把服务送到了咱家门口,政府民生实事让咱实实在在受益啦。”“农闲时候我到村里服务点登记零工信息以后,没过几天就找到了合适的活,还不收费用,太贴心了”……
村民在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查询业务 记者 朱超逸丁 摄
就近办、多点办、门口办,办得快、服务优、村村通。2024年,受益于“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程,我市城乡居民开始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一系列优质就业社保服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民生实事的落实,市、县两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紧扣阶段性目标,高位推进、精心部署、紧抓实效,切实通过服务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依托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全市2024年共建起2536个就业社保服务点,广泛配备自助服务一体机,就业类、职建类、社保类、社保卡类共40项高频次、低风险就业社保服务延伸到基层,进一步织密了社会保障网络,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4年,全市就业社保服务点受理业务总量为104.49万笔。这些如雨后春笋般设立在镇街村社的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就像群众家门口的就业社保“便利店”,普惠城乡居民,不断增强着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025年的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已经开始了,出行不方便的我就带着设备上门服务。很多人回村过年,有需要找工作的也会到服务点咨询、登记信息。村民都反映服务点很方便。”近日,万荣县通化镇东卫二村就业社保服务点工作人员冯玉祥说。
冯玉祥担任该村的会计,兼任就业社保服务点工作人员。学习各类政策、练习操作设备、为村民宣传服务点功能,他和所有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一样,在培训中提升能力,在实践中优化服务,只为了充分发挥基层服务点的作用,真正将惠民举措惠及群众。
我市共有4800余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在基层服务点为群众提供服务,构建起了一支懂政策、会操作、能宣传的工作队伍,为民生实事惠民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让群众快速、准确了解这项民生实事的作用和服务点的功能,各县(市、区)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灵活多样的宣传,引导群众走进服务点、用好服务点。
盐湖区把政策宣传编成快板,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绛县将政策宣传与送戏下乡活动相结合,让群众在看戏、逛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了解就业社保政策;垣曲县拍摄的方言剧《家门口的温暖》,以故事的形式让群众更清晰了解各项贴心、便捷、高效服务……
为推动该项工作扎实开展,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还多次前往各县(市、区)督导调研,及时收集问题并指导改进,确保网络联起来、设备用起来、服务办起来。
“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程,实现了就业社保便捷服务与精准匹配的高效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便利”,编织起群众的就业社保幸福网格,也为我市城乡发展注入了温暖持久的力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