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5-02-11
田家少闲月,年节人更忙。2月3日,大年初六,在芮城县大王镇金盆村香椿特色产业示范园内,香椿种植户解金龙一大早就来到香椿大棚,和前来务工的村民一起采摘、打包当天要上市的香椿芽。“香椿芽越早摘越值钱!”解金龙告诉笔者,“大棚香椿元旦前后进入采摘期,每天都有3000元进账,这比在外打工强多啦!”
“香椿产业具有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的优势。金盆村靠近山区、旱地偏多,比较适合发展香椿产业。正常年景下,大棚香椿采摘期可达4个月,每座大棚收入有25万元左右。”提及香椿产业,金盆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云强如数家珍。2011年,金盆村成立芮城县运强香椿专业合作社,推动该村香椿产业由“单兵作战”向“抱团发展”转变、由零散化向产业化升级。2018年,该合作社经过多方考察,引进香椿新品种“条山红”,通过规模精细化种植、科学集约化管理,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销售渠道同步拓宽,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地。与此同时,香椿芽价格“水涨船高”,每公斤售价达到40元,既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又丰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家种两亩香椿田,开春就有回头钱。”暖意融融的香椿大棚里,芮城县委常委、大王镇党委书记王柱兵的话,说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2019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对“芮城香椿”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依托“芮城香椿”品牌优势,大王镇党委、政府创新提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将金盆村作为“飞入地”,集中规划打造占地达200亩的大王香椿特色产业示范园,建成的香椿大棚交由“飞出地”——大王镇所辖另外11个村党支部经营管理,从而全面带动香椿特色产业发展、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如今,17座温室大棚内,一簇簇娇嫩的香椿芽已绽放梢头、清香四溢。
“党支部引领作用非常大,在香椿特色产业示范园的带动下,如今我们村香椿种植面积发展到1200余亩,仅香椿种植一项便可帮助村民实现年增收260万余元。同时,带动周边村镇300余户农户投身香椿种植,全镇香椿种植面积也快速发展到5000余亩。”金盆村村民郭富宽掰着手指给笔者算了一笔账,“香椿产业省时省工投资小,我家经营1亩大田香椿,全由我一个人打理,每年开春采摘,天天有收入,3个月时间能赚回5000多块钱,美得很!”
“有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有科学的栽植技术,有成熟的管理经验,金盆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定会越来越好。”展望金盆村的未来,杨云强信心满满,“我们计划逐步扩大有机种植、规范化种植面积,稳步提升‘芮城香椿’品质,不断擦亮‘芮城香椿’品牌,以‘滚雪球’模式,辐射带动周边乡村都加入进来,争取把‘小椿芽’做成‘大产业’,引领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棚外寒风吹,棚内春意盛。一簇簇红嫩透亮的香椿芽挂满枝头,充盈着满满的丰收味道,孕育着古魏百姓安居乐业、和美共富的新希望和新力量。
(张 亢)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