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我市发布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5-01-27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案例一:我市牵头制定的《商事登记全帮办服务规范》正式确立为省级地方标准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积极推动建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商事登记全帮办”服务体系,建成相对规范的帮办代办网点达707个,包括26个政务服务中心、147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00个市场监管所、153个银行网点、255个农村便民服务站、26个商贸集聚区,形成“就近办”的商事登记便民服务圈。2024年9月,我市牵头制定的《商事登记全帮办服务规范》通过省级地方标准评审并正式发布。

案例二:我市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做法获得第五届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标准建设基石奖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聚焦“马上办”,探索审批服务新模式,设立“即办专区”,开展极简审批,80个事项实现“受理即审批,审批即出证”,实现了群众办事“即来即办、立等可取”。聚焦“高效办”,推行综窗改革见行见效,实现群众“一窗办多事”、业务技能“全能通办”、服务诉求“一键直达”,推行咨询导办主动服务、帮办代办免费服务、“办不成事窗口”兜底服务工作机制,使企业和群众办更省心、更省力。聚焦“就近办”,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建成“7×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153个,市县街道全覆盖,乡镇覆盖率99%。聚焦“满意办”,打造政务服务增值化新生态,探索打造集“企业办事服务、企业商务服务、企业诉求接待、惠企政策兑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企业之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

案例三:运城经开区“全代办”工作入选全国中西部地区“云牵手”联盟政务服务改革创新案例

运城经开区将“全代办”工作作为优化政务服务、加快项目手续办理的重要举措,将全代办服务范围由工业项目拓展到所有的政务服务事项,组建导服指引、专职代办、业务帮办、业务监督4个全代办服务团队,聚焦项目服务建立1名由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担任的项目长、2名代办专员、3个专业团队的“1+2+3”全代办服务体系,为企业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2024年为122家企业224个项目提供项目手续全代办服务,为4186个商户、群众提供全代办政务服务。

案例四:万荣县“数字政务门牌”做法入选数字赋能金钥匙奖优秀案例

“好运办、荣易办”数字政务门牌收录了万荣县政务服务中心、14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地址、咨询电话及位置导航,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政务服务网络,服务内容涵盖收录了个人、企业175个常办事项。开发了“怎么办”“要什么材料”“有事请教”等多个功能模块,群众点击“怎么办”模块可以查询到网上办理攻略;通过“要什么材料”模块可查询所需要的材料清单、办事流程、所需时间、后台审查要点、现场勘验要点等内容;“有事请教”进入在线帮办界面,可在线咨询帮办,也可进行视频教办。群众随时随地扫描二维码,就能轻松获取所需信息,对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一目了然,切身享受数字赋能带来的便利。

案例五:永济市全省首创“政务直播+云端帮办”服务平台

2024年6月,永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政务直播+云端帮办”典型做法受到省12345通报表扬;7月《支部建设》杂志以《“政务直播+云端帮办”助力永济转型崛起》为题刊登了该市“政务直播+云端帮办”方面的典型做法;9月23日,《“政务直播+云端帮办”助力永济转型崛起》文章收到《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实践》大型文献史册入编邀请;9月24日,《人民日报》对永济的典型做法进行报道。

案例六:闻喜县“三点”赋能一事通办做法入选线上线下融合标杆奖优秀案例

闻喜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以“高效”为立足点,全面提升办事服务效率,优化“综合受理+帮办代办”“AB岗”工作模式,压缩前台受理窗口41%,人均等候时间减少50%,日均办件量提升30%以上。以“办成”为发力点,打造规范便民服务流程,探索实现“多表合一、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将“群众提需求”转变为“工作人员问需要”,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等服务。以“一件事”为落脚点,完善集约高效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企业群众线下“只进一扇门、一窗通办、办成一揽子事”、线上“只登一张网、一网通办、一次不用跑”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人文环境更加开放开明

案例一:我市创建全省首家零工市场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持续推动实现县域“零工市场”全覆盖

近年来,运城市深入推进“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民生项目,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因势利导将运城零工市场迁建至零工“常聚地”附近的200米处;实施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做优“即时快招”服务、激发数字匹配动能,助推务工人员高质量充分就业。当前已建成2536个基层网点,实现零工市场县域全覆盖,促成劳务输出转移就业10.3万人。

案例二:我市市民投诉受理中心被授予“全国政务热线服务群众优秀单位”

市民投诉受理中心通过升级“民呼我应”网络平台,设立“企业诉求绿色通道”,开通办理进度自助查询、办理结果满意度评价功能,供企业表达诉求、查询评价;依托“民呼我应”网络平台,新增“企业政策信息专栏”,公开发布涉企类行政公文和最新涉企政策信息。依托涉企政策信息完善12345热线知识库,逐步实现企业诉求接诉即办、高质办理的良性循环。

案例三:我市“四个全覆盖”推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办件数全省第一

自2020年起,在盐湖区开展“新生儿四证联办”试点基础上,全面深化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通过整合公安、卫健、社保、医保等七部门业务,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联合办理、一窗发证”的集成服务模式;将服务窗口前移到全市48家助产机构的所有办理窗口,实现新生儿家庭、医疗机构、办理窗口、人员培训的“四个全覆盖”;材料从10份减到3份,跑动次数由5次减到1次不用跑,流程环节从5个减到1个,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减到4个工作日,最快当天办结。

案例四:运城市生育医疗费结算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全省第一

我市依托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强化信息化支持,建立起“融合贯通、高效共享”的大数据体系,持续完善省内异地生育医疗费结算,参保人员在省内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生育,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定额生育医疗费用可直接结算,仅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与报销负担。目前,我市省内异地生育医疗费用结算率达到98.05%。

案例五:运城市“不动产登记+水电气热”联动过户一体化便民服务体系落地见效

运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着力推动“不动产登记+水电气热”联动过户,初步形成一体化便民服务体系。办事企业和群众在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时,只需在“综合受理”窗口同步提交办理房屋及水电气热联动过户的相关申请材料,就可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水电气热的同步申报、联动办理。目前已联动推送信息8566条,办理5653件。

要素保障环境更加优质完善

案例一:开发区“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标准地”供应保持全省排名第一

2024年,我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工业建设用地全部以“标准地”形式出让。加大“标准地”出让力度,落实“标准地”扩展扩围,积极储备“标准地”资源,供应“标准地”53宗,面积2788.6亩,涉及价款66213.99万元,打造“标准化厂房”12.21万平方米,向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扩展2.22万平方米,向开发区外扩围16宗,面积679.46亩;敦促“标准地”实行“地证同交”,实现“地证同交”40宗。

案例二:绛县全省首家落实“变水为金”

2024年,绛县积极探索推进取水权抵押登记等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完善了不动产登记的范畴,提升了整体登记体系的完整性。同时,规范县域内水资源取用方面的权益管理,保障取水权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该县不动产相关事务的管理更加科学有序。不动产登记窗口荣获全省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登记窗口荣誉。2024年12月9日,绛县首笔取水权不动产抵押登记成功落地,成为全省首家。

案例三:临猗县确定为“乡村著名行动”省级先行区

临猗县把“乡村著名行动”作为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抓手。全县14个乡镇完成命名街路巷8865条,创建了9个示范点,新增地名标志412块,门牌号设置3819块;互联网地图采集兴趣点信息259条。2024年,省民政厅确定临猗县为“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通过优化地名服务,推广智慧门牌,将地址唯一性编号对应生成二维码,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详细了解地名信息、村情简介、产业发展、民俗风情、惠民政策等内容。发挥地名地理标识功能,为乡村振兴赋能加力。

法治环境更加公正透明

案例一:稷山县人民法院创建“法院+工商联+人民调解”共治机制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翟店镇作为省发展改革委确定的运城市包装印刷特色专业镇,共有包装印刷企业108家,作为国家级特色小镇,辖区内有个体工商户、商铺门店2450余家,各类中小企业960余户。稷山县人民法院不断探索涉企法律服务新模式,联合司法局、工商联协同发力,创建“法院+工商联+人民调解”共治机制,以翟店镇法庭为依托,成立我省首个具有地域特色的“稷山县包装印刷企业法律服务站”,为翟店镇辖区个体户和企业提供前端引导和公益性、普惠性、便利性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

信用环境更加诚实守信

案例一:我市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24年,全市通过强化台账式推进、清单化管理,明确各责任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限,推动按照时序进度有序化解,推动工作治理更加得力高效。通过开展定期督导调研、跟踪回访,强化对各部门工作情况的监督和指导,及时查找问题根源,及时有效处理,切实提升各部门的工作质效,确保治理工作按时序进度有效推进,全年共清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103个,“政策不兑现”问题115个,化解率96.4%。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