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12-20
本报记者 王月文
“她带我画画、做游戏,让我感受到了妈妈的爱。”盐湖区泓芝驿镇困境儿童小珺(化名),展示着她与“妈妈”一起画的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小珺口中的“妈妈”,就是我市招募的众多“爱心妈妈”中的一员。“爱心妈妈”是由妇联组织招募,协助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补充性关爱志愿服务的爱心人士的统称。今年,紧紧围绕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我市各级妇联深入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行动,招募“爱心妈妈”8556名,实现对重点关注儿童结对关爱100%动态全覆盖。一个个“爱心妈妈”的温暖守护、爱心助力,为困境儿童带去心手相牵的真情,不断呵护、滋养着每一颗童心。
妇联搭桥——
爱心在这里“生根发芽”
一纸招募令,汇聚万千爱心。
“为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关爱儿童,切实做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运城市妇联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爱心妈妈’,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今年4月,市妇联发布《运城市“爱心妈妈”招募令》,诚邀全市广大爱心人士加入“爱心妈妈”队伍,为困境儿童送去关爱,陪伴他们、守护他们,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招募令发出后,全市各级妇联迅速行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这一公益事业。各级妇联执委、妇联干部、女党员、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优秀妇女代表,以及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组织率先垂范,带头参与,积极加入“爱心妈妈”队伍中。
在河津市,招募286名“爱心妈妈”,其中妇联执委、妇联干部及妇联团体成员占比高达85%以上。在万荣县,430名“爱心妈妈”结对帮扶8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名孤儿和325名留守儿童。在盐湖区,招募令发布后不到两周时间,就有482名需要帮扶的儿童与“爱心妈妈”成功结对。在永济市,招募3229名“爱心妈妈”,结对帮扶2589名儿童。
胡雪萍,是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妇委会主任、“爱心妈妈”项目负责人,是河津市妇联巾帼“最美志愿者”、河津第二届“好人”,也是一名优秀的“爱心妈妈”。在看到招募令后,她毫不犹豫地提交了申请,成为“爱心妈妈”队伍中的一员。她深入了解帮扶对象小敏(化名)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和日常行为,定期与小敏的班主任、临时监护人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还利用暑假,带着小敏参观旅游景点、革命根据地等,让小敏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在她的关爱与陪伴下,小敏逐渐变得自信、开朗,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
如今,我市已实现13个县(市、区)“爱心妈妈”队伍全覆盖,推动建立了16个“爱心妈妈”工作站,招募8556名“爱心妈妈”,组建了“蒲坂爱心妈妈”“萱草花爱心妈妈”“平陆妈妈”“郇阳爱心妈妈”等富有地域特色的爱心团队。
赋能培训——
爱心在这里“发展壮大”
7月18日,市妇联在临猗县组织“爱心汇聚,温暖启航”“爱心妈妈”赋能成长培训。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妇联干部和“爱心妈妈”代表共计11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培训现场,盐湖区第一时间志愿者协会团支部书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娜娜担任主讲嘉宾。她围绕熟悉服务对象、陪伴的必要性、陪伴的技巧等方面,并结合“爱心妈妈”的实际需求与困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在培训中,我发现很多‘爱心妈妈’在前期与孩子的接触中感到迷茫和无措。”李娜娜坦言,“因此,我会着重讲解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通过情感疏导和心理抚慰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希望这些技巧和方法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爱心妈妈’,让她们在结对帮扶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参加培训的‘爱心妈妈’胡雪萍对此赞不绝口:“参加这样的培训真是太值了!我不仅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爱心妈妈’,还学到了更多与孩子沟通、情感疏导、心理抚慰的技巧。这让我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这只是今年市妇联组织开展的“爱心妈妈”赋能成长培训的一个生动缩影。为有效提升“爱心妈妈”的帮扶能力,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妇联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分层分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赋能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还突出了对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儿童需求洞察能力、亲子关系培养等方面的深入解读。为确保培训效果,各级妇联精心策划、认真筹备,聘请了多位专家参与课件制作和专题研讨,对培训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力求突出重点、贴近实际。此外,来自不同领域的爱心人士也积极参与其中,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为培训活动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妇联已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9期,覆盖人数达到5860人。
结对帮扶——
爱心在这里“开花结果”
在我市,一场场由各级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困境儿童送去关爱与希望,让爱心在这里“开花结果”。
在临猗县,一群默默无闻的“爱心妈妈”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母爱的伟大。其中,陈跃霞是临猗县一名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教师,今年她报名参加了临猗县妇联发起的“爱心妈妈”活动。她结对帮扶的小轩(化名),是一名刚上初一的困境儿童。小轩没有妈妈,爸爸是残疾人,家庭十分困难。今年暑假,临猗县妇联组织帮扶儿童参加假期研学活动,小轩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然而,由于父亲行动不便,无法送她到县城参加活动,小轩不得不放弃这次研学机会。得知这一情况后,陈跃霞毫不犹豫决定亲自去接小轩,并全程陪伴她参加研学活动。在两天的时间里,陈跃霞不仅为小轩准备了水和零食,还耐心辅导她的学习,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研学结束后,陈跃霞又为小轩送去了一些住校用的生活用品,并鼓励她好好学习,争取将来能够考上理想的高中。
据了解,临猗县妇联今年深入贯彻“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采取健全制度、广泛招募、赋能成长等措施,实施“5+N”关爱模式(即每月电话或微信问候至少一次,每月与监护人交流至少一次,指导孩子读一本好书,帮助孩子实现一个“微心愿”,在孩子生日、寒暑假等重要节点开展一次爱心慰问或心理沟通,不定期开展关爱活动),并联合该县教体局实行“爱心老师+爱心妈妈”双结对和志愿团队重点帮扶的形式,进一步推进结对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临猗县已结对帮扶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共109名,实现“微心愿”30个,组织研学5次。
在万荣县,同样有一群“爱心妈妈”在默默付出。蒋冲是比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也是一名资深的“爱心妈妈”。她特别关注贾村乡10岁的困境儿童小涛(化名)的成长。小涛因父母犯罪入狱而家庭贫困,与80多岁且患有腿疾的爷爷相依为命。了解到小涛的情况后,蒋冲立即启动针对小涛的个案帮扶计划。她不仅邀请小涛参加万荣县困境儿童“微心愿”主题活动,还为他安排心理辅导,帮助他走出心理阴霾。同时,蒋冲还积极争取新绛县天龙救援队壹基金的温暖包资助,为小涛送去羽绒服、棉鞋、围巾等生活必需品。在蒋冲的不懈努力下,一位爱心人士表示愿意资助小涛直到他步入社会,为他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小涛情绪稳定,学习成绩显著提升,脸上也时常洋溢着笑容。
“孩子变化可大了,学习成绩提高了,脸上笑容也多起来了,感谢‘爱心妈妈’的帮助。”小涛爷爷感激地说。
在万荣县,像蒋冲这样的“爱心妈妈”还有很多。今年,万荣县妇联联合比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个案帮扶、一对一辅导、组织活动、提供心理咨询等,帮助多名困境儿童克服困难,重拾自信。
在我市,“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的故事远不止于此。今年,针对儿童心理状况、学业成绩、日常表现、家庭生活等情况,我市各级妇联积极对接心理咨询师、专业教师、政法干部、爱心企业家等,为孩子们提供个体化、精准化帮扶服务。同时,还因地制宜,将传统文化研学、地域特色活动等贯穿其中,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与帮助。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妇联已累计组织1600多名儿童在“爱心妈妈”的陪伴下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景点进行家教家风研学体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儿童赠送书包、图书、文体教材1000多套,帮助儿童完成生日祝福、与父母团聚等“微心愿”9230个;永济市连续10年开展“爱在路上”活动,累计护送8000余名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创业的父母团聚。
下一步,我市各级妇联将常态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帮扶活动,打造更多内涵丰富、形式灵活、更有温度、更有质量的特色品牌活动;将深层次开展“爱心妈妈”赋能培训,持续提升“爱心妈妈”的综合素质和帮扶能力;将全方位开展家教家风研学活动,依托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三晋家风馆等平台,策划并实施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确保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切实传递到妇女儿童心中,让“爱心之花”在河东大地持续绽放。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