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出生不到10小时,“冷藏”72小时

运城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利用亚低温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生儿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11-21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新生命的诞生,本是件大喜事,然而有的宝宝一出生就在鬼门关徘徊,让父母情绪一度崩溃。

10月25日凌晨,在我市一县级医院,一名出生不到10个小时的新生儿重度窒息、面色苍白、无哭声、间断抽搐,面临生死考验。

虽然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冰帽及镇定治疗,但是新生儿症状并未缓解。“县里医疗条件有限,抓紧时间转去运城市中心医院吧。”当地医院建议。

生死攸关,

“时间窗”刻不容缓

接到转诊请求后,运城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杨雪立即为患儿安排转诊。两个小时后,患儿进入新生儿病房。孩子一送来,立即完善了头颅CT、血常规、血气及凝血功能等一系列检查。拿到检查结果后,杨雪发现宝宝存在重度窒息、新生儿惊厥、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如不及时抢救,随时可能因重度窒息导致死亡或发生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

“短时间内,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并达到神经保护的效果,传统救治方法效果不佳,‘亚低温’技术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手段。”杨雪向宝宝家人说明情况并征得同意后,立即组建“亚低温”救治小组,并以最快速度用治疗仪给宝宝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治疗,使其体核温度降到33.5℃~34.5℃的亚低温状态,让脑组织代谢维持在低水平,保护未受损脑组织免遭损伤,并促使已受损脑组织细胞恢复正常。

“亚低温”治疗是一种将患儿体温控制在低于正常体温(但不低于32℃)的治疗方法。通过降低体温来减缓新陈代谢,减少氧气消耗,从而达到保护脑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的目的。这种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等病症。

健康守护,

“亚低温”助力新生

亚低温治疗分为降温、维持低温及复温3个阶段,接下来的72小时尤为关键,体温波动不得大于1℃,谨防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复温后脑水肿加重、压疮、肺部感染……亚低温技术的实施,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考验着救治、护理团队,稍有不慎,不仅无法达到最佳效果,还会让宝宝的病情雪上加霜。

在持续72个小时的亚低温治疗中,杨雪和治疗团队通过有创呼吸机辅助宝宝呼吸,利用脑功能监护仪、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定时测量体温、血压、血糖,对各系统精细化监护管理。

在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精心照料下,宝宝神经系统症状逐渐好转,振幅整合脑电图从爆发抑制到电压逐渐好转,并恢复睡眠觉醒周期,惊厥、尖叫等脑损伤症状也逐步消失,最终平稳度过了最关键的72小时。

得知孩子情况有好转时,宝宝的父亲激动地说:“多亏了杨大夫和医护团队,把孩子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不仅拯救了生命,更给了我们一家人希望。”

复温后,杨雪和治疗团队在帮助宝宝恢复各系统功能的同时,逐步加量喂养,并每日做新生儿抚触、被动操等康复治疗。逐渐苏醒的宝宝四肢肌张力、反应趋于好转,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医护团队的心。最终,在经过9天的治疗后,通过核磁、脑电检测及神经系统行为的评分,判定宝宝达到了康复出院的水平。

“即便事情已经过去了,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依然为成功救治了一个幼小的生命而自豪。”杨雪表示,“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黄金时间在出生后6个小时内,治疗时间越早对神经保护效果越好。目前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已经成功救治了7名新生儿。”


记者 王耀 文图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