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近发掘现场 接续历史文脉

——我市2024年大型公众考古活动纪实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10-29

10月19日,我市2024年大型公众考古活动正式启动,当天下午,参观者抵达夏县辕村遗址。10月26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永济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也迎来了第一批游客,河东大地的历史文化脉络在活动中被层层揭示。

2023年,我市首次举办大型公众考古活动,作为上一年的“接力棒”,今年的活动继续带领社会公众走进考古现场、了解考古知识。在此基础上,不少考古工地除展板讲解、考古现场讲解等传统方式外,还选择了互动性、体验感更强的新“出口”。

夏县辕村遗址

“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把青铜爵”

讲解员何涛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大三学生,我市公众考古活动第一场的讲解活动就是由他负责。“已经记不清讲解多少次了。”何涛不认为讲解是一种负担,反而是一份责任与使命,“虽然这是运城市今年公众考古活动的第一场,但对夏县辕村遗址来讲,每周六下午我们都会举办公众考古活动。”

考古发掘现场并不具备随时随地向公众开放的条件,无论是活动参观还是考古作业,难免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19日当天,辕村遗址迎来满怀期待的游客,可就在前一天晚上,当天的公众考古活动能否顺利开展都还是未知。原因无他,就是下雨,为了保证文物安全、考古安全、人员安全,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会避免考古发掘工作,公众参观更是无法安排。

“当心脚下湿滑。”何涛在带领游客参观考古工地现场时不断地强调。前两天的大雨导致泥土湿滑,因此走在隔梁上要十分小心。在现场,探方内是躬身作业的考古专业的大学生们,他们身着“蓝马甲”忙着发掘、清理、记录……

“大家可以看见盖在探方上的塑料布,因为这几天的雨水,塑料布用来保护探方内的遗迹。”何涛领着大家走到探方前,详细讲解着每个探方内的发掘情况:一条可能留存的古道路,一块块被泥土包裹着的掌纹砖,还有一份份怀抱着“我也能发掘出青铜爵”的赤诚之心。

青铜爵是辕村遗址去年的发掘成果,从展板图片上可以看见这把完整的青铜爵历经数千年依旧鲜艳的色泽、精美的纹饰以及历史的温度。“这件去年从辕村遗址发掘出土的青铜爵,很惊艳。所以我们在来这里的路上,大家都梦想着也能发掘出这样重要的文物。”何涛真诚的话语与2023年的考古学子们重合。在2023年严寒来临之际,他的学姐汪嘉译也曾这样描述过初次接触田野考古的想法,“我们也想发掘出石雕蚕蛹”。

这枚夏县师村遗址发掘出土的石雕蚕蛹,将养蚕缫丝的时间坐标定位于距今6000年前,它不仅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石雕蚕蛹形象,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这样重要的标识,正是考古学子们一铲一铲去掉表土,再一层一层向深处进军过程中发现的。

夏县辕村遗址2023年不仅发掘出土了青铜爵,还有房址、灰坑、墓葬、灰沟、道路、窑址、灶址、柱洞等遗迹。这一年,夏县辕村遗址出土遗物数量庞大,所获遗存大致可分为新石器、夏商、战国秦汉、宋金、明清五个时期。这部分内容可在展板上了解,“这块展板是我做的。”何涛言语颇具自豪,也正因如此,他的热情也感染着在场观众,“这里是距运城盐湖最近的古代大型聚落遗址之一,这方丈之间有史前人类最温馨的居所,这里有形似‘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袋形窖穴……”

“是的,考古工作就像‘开盲盒’。”何涛向游客们强调,所以今年的考古发掘具体情况还要等整理好资料后再作出报告。在讲解中,何涛特地向大众展示了掌纹砖。隔着历史的风尘,印着人类掌纹的砖石依旧清晰,“刚发掘出来,同学们都很激动,大家排着队将自己的手比对在掌纹砖上,这一刻,我们仿佛真的可以和历史对话。”何涛还描述了陶器内部留下来的古人手指的印记。看来,这“考古还真就是有温度的”。

现场游客对讲解学生赞叹不已,直夸“全才”。“专门为了公众考古活动培训了一批学生,他们不仅要把探方挖明白,还要讲明白,要能按照解说的思路与公众互动。考古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的工作,而是让大众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带队教师林森说。

永济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考古学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有趣的”

“首先脚要稳,一手朝前一手朝后,让惯性带着下去,转一下,再把土带上来,从带上来的土辨别土质、土色,以及其中的遗迹现象。”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李钰向参观者讲解探铲的使用方法,这也是考古勘探的前期工作。

参观者们在考古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使用探铲,一放、一转、一提,再将带上来的泥土敲落在地,“哎呀,我这个里面有碎片,这是不是就成功啦?”游客惊喜地询问工作人员,“这种体验机会可不多!”

10月26日、27日,永济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面向大众开放,作为我市公众考古活动首次出现的参观遗址,报名名额早已满员。“为了此次公众考古活动,我们设置了遗址实地参观、考古勘探体验、出土文物展示、拓片互动、文创体验、问卷调查这几项内容。”李钰直言,“考古学在大众眼中是严肃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有趣的,我们希望本次公众考古活动是饱满的,让公众多方面去体验考古工作的过程与结果。”

“这要是下雨了,探方内积水怎么办?”在参观探方时,考古爱好者这样提问。“探方保护要因地制宜,永济市的土质特殊,下雨的时候,雨水很容易渗进泥土里,很少会出现积水的情况。”李钰的讲解条理清晰,她还提及自己今年加入这个项目的经历:“2024年我来到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永济市的天气很好,没有遇到极端天气状况,所以没有出现文物抢险的情况。”

李钰作为“95”后考古工作者,提到了考古工地上的“年轻一代”,那就是来自山西大学的文物全科学生。如今,本阶段的考古工作已发掘完毕,开始资料整理,这些学生们已经回到学校。等到回填结束,阡陌再现,工地上的指导老师们也要离开,等待下一季的发掘工作。

“越来越多人了解考古、热爱考古,就拿今天的参观者来说,他们提出的问题很专业了。”李钰谈及自己第一次主持公众考古活动,有些许紧张。不过,好在所回答的内容都与专业相关,“得益于近几年考古宣传的力度,大家在参加公众考古活动时,都会遵守文物保护的原则。”因此,蒲津渡与蒲津故城遗址的公众考古活动也不局限在简单的展板讲解与参观导览上,而是让游客体验考古勘探工作,通过使用探铲初步了解考古工作如何开展。

那如何展现考古工作的过程与结果呢?李钰从探方内一层一层为大众进行历史揭示,并讲述在每一层时考古工作者可能遇见的情况,以及如何依据出土遗物进行断代。他们离开考古工地,穿过一条乡间小路,“这里就是蒲津渡与蒲州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雏形了。”李钰带领游客走在一条平整的道路上,两旁绿植葱葱,“等到夏天,绿树红花会更茂盛。”

走进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考古工作站,李钰向大家作文物陈列展示,从唐及明清,一件件典型文物出现在大众眼前。“大家可以猜猜唐陶扑满用来做什么?”李钰提问后,参观者立马回答,“是存钱罐”。没错,参观者根据陶扑满顶端的一处缝隙判断出其存钱罐的性质,从一件文物遥想古人的生活,并与现在产生链接。

“考古学就是正史、证史、补史,这些都可以从考古工作中有所体现。”李钰说。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是唐至明代古渡与故城遗址,位于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的黄河之滨。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蒲州故城遗址分东、西两城,占地面积约4.375平方公里。据考建城时间始于北朝,唐时最为繁盛,曾两建中都,为四辅之一,与陕州、郑州、汴州、怀州、绛州并称“六大雄城”。蒲津渡位于蒲州故城西城西门外,是黄河中游古代三大渡口之一,是古代连接河东与关中的重要通道。这里发掘出土的铁牛、铁人等珍贵文物,是开元蒲津浮桥的桥头地锚饰物,完美地将造型艺术与工程实际功能结合,对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史、冶金史以及艺术史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文创区处,印章、明信片、小透卡、贴画都是根据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特意创作的。明信片上的黄河大铁牛、印章上的出土瓷器纹饰、贴画上发掘出土的文字砖“蒲郡城工”……林林总总,与考古工作都多有关联。

省考古研究院高级技师孙先土与冯玉兵坐在拓片体验区,他们的桌子上摆放着陶片、清水、墨汁、宣纸、刷子等工具,他们则忙着指导游客制作拓片。在陶片旁,他们还摆放了拓印好的铜钱拓片,为游客展示拓片成果。“宣纸放在陶片上,喷上水,拓包均匀染上墨汁,再轻柔、快速地在宣纸上按压……”游客们在孙先土与冯玉兵的指导下,印着陶片纹饰的拓片逐渐显现。

今年,是我市开展公众考古活动的第二年。在往年基础上,该活动再次锐意创新,让市民、游客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零距离”体验考古的魅力,感受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不仅拉近了社会公众与考古工作的距离,也推动了考古与社会的跨界融合。

文/图 本报记者 牛嘉荣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