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9-27
本报记者 李宏伟
彩绳飞扬、笔墨留香、“后稷”稼穑、书声琅琅……这是9月21日盐湖区后稷小学在新落成的校区开展教育教学特色成果展示的精彩场景,该校师生用艺术的表现手法,以集体的体艺活动,展示了后稷小学办学六年来在阅读、书法、运动、劳动四大特色方面取得的一些教育教学成果。
后稷小学师生进行书法特色展示。本报记者 闫鑫 摄
走进新落成的后稷小学校区,一楼教学大厅里展示着学生们的书法作品、手工作品以及劳动教育和书香阅读成果,呈现该校素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色和亮点。在崭新的操场上,师生们或挥笔书写,或激情跳起五彩绳,或穿着古装随着音乐演绎后稷教民稼穑的故事,校园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们和老师一起表演书法临摹,随着音乐表演,在现场我感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感受到了校园里墨香四溢的氛围。”该校四年级学生刘子路说。
在参观作品展示的同时,当日参加该校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的家长还参观了学校的后稷像、农耕科技馆、农耕文化墙、翻转式词牌、书法教室、沙画教室、梦想教室,领略了该校融合农耕文明和科技未来的校园文化特色,纷纷表达对后稷小学特色素质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的赞美。
近年来,后稷小学秉承“顺兴而育、自然成果”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后稷小学以“学历案”为载体撬动“生态课堂”教学变革。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后稷小学的学历案生态课堂实践,从“无”到“有”,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助推新课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书法教学活动中,该校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出发,传承汉字书写艺术,形成了具有特色“后稷书法”教学模式。
在劳动教育中培育学生感恩之心,这是后稷小学劳动教育的宗旨,也是该校劳动教育的特色。在实践中,后稷小学以“后稷”为名,以“勤耕文化”为办学切入点,通过特色劳动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长远发展。在教学中,该校坚持将劳动教育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方式与内容,创新开展校园丰收节等活动,传承后稷勤耕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懂得感恩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盐湖区后稷小学校长许彩丽表示,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孕育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征程,实现新的跨越。下一步,后稷小学教育人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宗旨,结合学校勤耕教育的办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每颗后稷“小种子”快乐成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