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08-08
□记者 崔萌/文 朱超逸丁/图
“世嘉馨城西区北路口电线坠落,请处理。”
“金星源汽贸门口路面塌陷,请处理。”
“天海小区一雨水篦破损,请处理。”
……
在绛县绛山社区“随手拍”微信群里,20余名快递员以“照片+地点+描述”的形式,“检索”着城市、小区的安全隐患、治安秩序等问题。
“收到,马上联系。”接收消息后,该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对接相关部门、小区物业进行处置,形成“发现-处置-反馈-激励”的治理闭环。
这是绛县快递员、外卖员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除了绛山社区,绛县社区服务中心下属浍水、铁指、倗国路、车厢路、龙王庙5个社区也组织辖区顺丰快递员、美团外卖员加入队伍,组建“随手拍”微信群。
在绛县,这些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外卖员有了另一重身份——城市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他们如同流动网格员或民情信息员一般,在送货、送餐途中“沉浸式”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这一新现象,源于去年7月全市开展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一年多来,该项活动在绛县初见成效。
绛县社区服务中心与快递员、外卖员实现了“双服务”,一方面,该中心在全县建立10个爱心驿站、挂牌67个爱心商店,为快递员、外卖员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饥可热饭、伤可用药7项服务。另一方面,快递员、外卖员积极主动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如“移动探头”般侦察着城市中大大小小的问题。
为激发快递员、外卖员参与热情,绛县社区服务中心制定了积分机制,鼓励他们通过参与社区治理获得积分,以兑换实物、参加荣誉评选,年度积分前3名的还可获得“最美骑士”称号及实物奖励。
6月18日上午,车厢路社区“随手拍”微信群里,一名外卖员送餐后拍照反映,辖区志信小区某单元楼宇门前停放着若干电动自行车,疏散通道被堵塞,存在安全隐患。
车厢路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小区物业,将电动自行车移出,并进行电动自行车整治行动。
这类问题的反映,并非个例。倗国路社区匡吉明珠城A区也曾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因车棚不能满足业主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需求,小区单元楼下、入户大厅内时常违规停放着电动自行车,被快递员、外卖员拍照上传至“随手拍”微信群。
倗国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张莹向记者介绍,该小区已入住530余户业主,有800余辆电动自行车。为做好消防工作,5月份,小区物业在原有的6个车棚基础上又新建了6个车棚、安装了智能充电桩,以及配备自动灭火球等消防设备。截至目前,该小区共有12个车棚、16个充电桩、172个充电插口,基本满足业主电动自行车的停放、充电需求。
同时,为了防止电动自行车乘梯上楼,小区物业在16部高层电梯内又加装了“梯控”系统。一旦电动自行车被推进轿厢,电梯即刻发出警报并停止运行。
由此看来,快递员、外卖员也成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的监督员,被称为基层治理的另一双“眼睛”。
7月份,绛县开展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绛县社区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再次发挥快递员、外卖员的监督优势,将此项工作加速推进。
当然,除了监督县容县貌、安全隐患、交通违章、食品环境卫生等问题,快递员、外卖员还积极参与帮办代办、宣传引导等志愿服务,开展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善行义举。他们不仅是城市基层治理的“生力军”,还对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城市文明贡献了“新”力量,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