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4-06-27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示2024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永济黄河鲤鱼、永济黄河赤眼鳟名列其中。
永济地处黄河中游,黄河绕西而行,涑水河横贯东西,伍姓湖位居其中,形成了3万公顷滩涂,占全省滩涂资源的46.5%,发展水产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好水渔业旺。永济黄河鲤鱼、永济黄河赤眼鳟的养殖区域属于黄河滩涂。这里河床宽阔,流速趋缓,黄河水经过自然沉淀后,富含各种营养盐类及天然矿物质,养出的鱼肉质细嫩,口感鲜美。
除了特有的水质,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在黄河滩涂聚集沉淀,使得浮游生物繁多,水草丰富,适宜各类微生物繁殖,为鲤鱼、赤眼鳟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优良天然饵料。
“经过近4年的科研攻关,赤眼鳟养殖过了繁育关。每年5月底,水温达到25℃,赤眼鳟就开始产卵。”永济市水产良种站站长冯广红说,“现在有温室大棚,可以控制赤眼鳟的繁育,实现循环生产,这次荣誉的获得,是对赤眼鳟养殖的极大助力。”
近年来,永济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投入到养殖设施改造、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循环渔业设施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同时,大力推广养殖新技术,制订养殖生产操作规程,集中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率达100%,增氧机、投饵机、抽水机、发电机等机械的普及率同样是100%。
走进永济市黄河渔业专业合作社,几个鱼塘里一直冒着巨大的水泡。合作社负责人王文军解释,水中含氧量不够高的时候,需要用增氧机将空气打入水中增加水的含氧量,确保鱼类不会缺氧,同时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得知永济黄河鲤鱼获得殊荣,王文军高兴地说:“今年我多养点鲤鱼,这两年价格好,8块钱一斤。”
“咱们永济渔业没有相关的注册商标,既然现在得了含金量这么高的国家荣誉,那就应该趁势而为,注册商标,让鱼卖出更好的价钱。”王文军说。
“咱们永济90%的渔业养殖户都加入了合作社,为了更好地管理,带领渔民致富,必须进行品牌化建设。”冯广红表示。
冯广红告诉记者,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要“两条腿走路”。除了渔业品牌化建设,还要进行市场化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大家约定几家合作社专门养殖鲤鱼,另外几家主推赤眼鳟。
山西水产看永济,永济水产看蒲州。蒲州水产占永济水产的80%以上,素有“黄河鲤鱼之乡”的美誉。从空中看蒲州,万亩水塘连片,宛如一块块明镜。
蒲州镇从上世纪80年代起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出产鲤鱼、草鱼、鲢鱼、鲈鱼等20多个品种,水产养殖面积6000余亩,年产量1.75万吨,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总产值约2.45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水产王国”。
永济市正在建设的智慧水产冷链物流园就位于蒲州镇,建成后有望成为黄河中游地区最大的“河鲜交易市场”。
“健康、绿色、鲜活的独特优势和原产地的吸引力,让永济的水产品广受客商青睐,产品远销北京及西安、太原、郑州等城市。”冯广红说。
去年10月,永济市首届黄河鲤鱼节暨“鱼”你一起“游”蒲州河鲜美食文化节成功举办。黄河鲤鱼烹饪大赛、“杨马杯”垂钓大赛等特色活动,让以蒲州水产为代表的永济水产被更多人知晓,“黄河鲤鱼之乡”品牌叫得更响。水美鱼肥的永济,必将在水产养殖领域大有作为。
(记者 余 果)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