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6-25
今年,我省开始开展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也就是依托定点服务基地,面向中途失明者、中途失聪者、脊髓损伤者、智力障碍者、稳定期精神障碍者等残疾人,强调残疾人的自我实现和互相帮助。
自这项新工作开展以来,市残联积极组织基层残联摸排服务对象、筛选服务机构、宣传政策、挖掘案例,提升残疾人的政策知晓率,有序推进该项工作。
残疾人的康复,需要他助,也需要自助和互助。近日,记者走访了盐湖区精神障碍残疾人孟先生,听他讲述自己在他助自助互助(“三助”)中康复的故事。
“没有各级党委、政府、残联的支持与关怀,就没有现在的我。虽然有残疾障碍,但我们也可以积极进取,有阳光的心态。生活在这么温暖的社会大家庭,有党和政府的关爱,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和互相帮助,相信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这是孟先生的肺腑之言,饱含信心和乐观心态。
因意外患上严重精神障碍,孟先生的人生轨迹发生巨大变化,变得懒散、消极,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脾气更加暴躁,丧失了生活的希望。而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及医疗机构等的全力帮扶,以及亲人的守护,让孟先生在他助自助互助中找到了康复之路,生命重现光芒。
患病之后,孟先生丧失了劳动能力,不听亲属劝说、不按时按量服药、整日不出门、饮食无规律、房间脏乱差……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
去年,盐湖区残联经过摸底调查,上门入户为他和亲属宣传精准康复服务政策,并委托运城仁安睡眠病医院为其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医护人员详细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了职业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等康复项目。
每次入户进行康复指导,孟先生都有进步。在残联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及亲属的引导和督促下,按时按量服药、整理个人卫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亲属也学到了更多照顾残疾人的方法,努力帮助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据孟先生的亲属介绍,经过治疗和康复,孟先生现在状态很好,自己买衣服、拆洗被褥,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能打短工,有了收入。
“首先,严格按照要求服药,督促残疾人服药到‘胃’。其次,引导他回归有规律的日常生活,让他有事做,进而恢复和重建社会功能。再次,为他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其精神负担,鼓励他走出家门参与集体活动。另外,这名残疾人也有自助意识,这对他的康复也有很大帮助。”运城仁安睡眠病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经过有针对性地康复治疗,孟先生的身体和精神状况都有好转,自信心逐渐增强。在精准康复服务项目结束后,残联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还通过电话进行回访,了解他的生活等情况,并帮助其申请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门诊免费用药补助。
“国家出钱给他盖了新房子,每月还发补助,看病吃药也不用掏钱,乡镇、村干部,还有基层医疗人员都很关心他,残联和定点康复机构的服务很细致、精准。党和政府的帮助给了他生活的勇气,解决了我们的一块心病。”孟先生的一位亲属说。
孟先生是我市残联实施精准康复服务的对象之一,也是党和国家惠残政策的受益人之一。在他的案例中,有来自党的关怀、政府的帮扶,也有亲属的不离不弃,更有残疾人自身自立自强、自主自助的坚持。
孟先生听说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这一政策后说:“我愿意用我的经验去帮助更多人,也希望身边的残疾人都能增强自我康复能力和家庭康复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对社会的依赖,增强融入社会的能力。”
中途致残虽是人生不幸,但能在他助自助互助中慢慢康复,则是不幸中的万幸。如今,孟先生打算将自己的心理变化、康复经历、生活技巧、工作技能等经验整理出来,依托残联定点服务基地,通过自助互助的形式去帮助其他人战胜困难、走出阴霾,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记者 范楚乔 文图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