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31
“农民画呈现视角独特,选材内容多样,无论是场景还是人物,都给人一种阳光积极的冲击力。希望通过培训,能吸引更多绘画爱好者参与推广、普及,创作出更优秀的农民画,进一步用艺术的形式反映我市‘三农’发展的新貌。”5月26日,市文化馆农民画培训班结业后,该馆工作人员宋慧仙深有感触地说。
汇聚群众力量,共展文化风采。5月20日,由市文旅局主办、市文化馆等承办的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暨全市文化业务骨干培训活动启动。一周时间,市文化馆不仅精心策划了河东民歌广场舞、合唱指挥、书法、农民画等门类的艺术培训,还推出了演出、展览等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先说说农民画培训班。该培训班邀请的是中国美协会员、山西省美协漆画艺委会副主任、运城市美协副主席高明晓授课。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的基层文艺骨干及农民画爱好者参加培训。
在高明晓的悉心指导下,学员们深受古老的民间艺术的启发,在有限的时间内夜以继日,创作出了充满地域特征、艺术水平较高的农民画30余幅。这些画作带着泥土的芬芳,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用淳朴厚重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趣味和情感。
艺多不压身。李惠芳是我市剪纸艺术名家,也参与了此次农民画培训。她告诉记者,农民画构图奇特大胆、色彩浓艳热烈,多角度记录了农民生活、农村发展的新图景,彰显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风貌。结缘农民画,她也扩展了思维、锻炼了能力,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使晚年生活生活多彩,幸福感爆棚。
再来感受下“百花齐放”的专场演出吧。
5月22日,朗诵专场演出在市文化馆群艺堂举办。活动现场,朗诵的声音激昂而又深情,《复兴颂》展现了对祖国复兴的渴望;《月光下的中国》表达了对祖国大地深厚的爱;《军礼》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这些鼓舞人心的朗诵作品,以文艺感化人,让观众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文化熏陶。
5月24日,精品节目文艺汇演在市文化馆群艺堂举行。300余名文化志愿者参加演出。表演唱《红红岁月》情感真挚,悦耳动听;旗袍舞《漫步人生路》风姿绰约,高雅大气;歌伴舞《春风十万里》气势磅礴,赞颂祖国;小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萨克斯合奏《我和草原有个约定》、舞蹈《红船向未来》等节目依次上演,场馆内欢声笑语,掌声不断。市民杨立民说,此次汇演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大家更深切地体会到文化惠民带来的福利。
5月25日,开场舞《礼仪之邦》拉开了汉唐舞专场演出的序幕,带大家走进一个充满礼仪与风度的世界,让人们看到一个绚丽多彩的礼仪之邦。紧接着,《美人醉》《墨缘》《远情》等节目陆续亮相,带领人们欣赏了汉服的独特魅力。
5月26日,在市文化馆群艺堂上演的古诗词音乐会,为观众带来了跨越时空的视听享受。本次音乐会汇聚了多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作品,通过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风采。
音乐会以一首缠绵悱恻的《越人歌》拉开序幕,悠扬的旋律与古朴的歌词交织在一起,仿佛将观众带回到那个古老的时代。随后,《红豆词》的旋律响起,词中表达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观众们纷纷沉浸到这跨越千年的情感之中。《菩萨蛮》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展现了古诗词的别样韵味。“此次音乐会不仅让观众领略了古诗词的韵味与魅力,更借力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有机结合,给观众另类的感官体验。”市民王阳说。
文化服务宣传周暨全市文化业务骨干培训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全市文化惠民活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让更多人走进文化馆、了解文化馆、爱上文化馆。同时,全市各级文化馆也会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讲好文化馆故事,树立文化馆形象,让文化馆真正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文字 记者 景 斌
摄影 记者 张国平 景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