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前不久,一支研学队伍走进新绛“国宝”福胜寺——

小朋友的好奇心被勾起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24

前不久,一支来自运城市区的研学团队走进新绛县。坐落在新绛县泽掌镇光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胜寺,成为他们此行的第一站。

“小朋友们别乱跑,这里的建筑年纪很‘大’了。寺庙创建于唐贞观年间,明弘治十一年大修,后历代屡次修葺。现存主体建筑大部分为元至民国时期遗构。大家要小心爱护它呦。”在带队老师的嘱咐下,小朋友们站好队整齐地从福胜寺的大门处缓缓向内走去。

路过院内走廊时,还是有好奇的小朋友不顾老师的叮嘱摸了摸走廊上耸立的柱子。这些柱子有些看起来很古老,有些却显得相对“年轻”。

也许是小朋友好奇的目光太过明显,戴着“值班”袖章的蔺师傅走了过来,笑着说:“这些柱子可有些年头了,你们看见那些旧的柱子可能是以前保留下来的,而这些新一点的柱子是后来人修缮过的。”

“为什么修缮柱子呢?”小朋友懵懵懂懂地问。

“当然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寺庙啊。就像你们的玩具一样,哪里破了就把哪里缝补起来,这样它就可以保存很久了不是吗?”蔺师傅认真地回答道。

“嗯嗯。”小朋友又摸了摸新柱子,仿佛想要仔细看看这柱子上“缝补”的痕迹。

“大家赶紧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老师正呼喊这些“不听话”的孩子。

福胜寺坐北向南,步入山门,自前至后有天王殿、弥陀殿、后大殿等,两侧衬以厢房配殿。穿过天王殿,沿中轴线走过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牌坊,拾级而上,即到主建筑弥陀殿。

研学的整支队伍在弥陀殿前停步,小朋友们好奇地看向大殿,里面的雕像若隐若现。

“这里就是弥陀殿了,它是元代遗构。殿内雕像的彩塑工艺很精湛,尤其是那尊‘渡海观音’像,采用的是高浮雕手法彩绘,塑造出了透视效果很强的海浪纹图案,这一手法在古代雕塑艺术中比较少见。”老师介绍着。

听到这儿,小朋友们都争相探着脑袋,一睹雕像的风采。

最后,走上一层陡峭的台阶,来到了福胜寺的制高点,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建筑,可小朋友们并不遗憾。他们争先恐后地俯视着整个福胜寺,这种独特的视角让他们惊奇,也让他们快乐。

整个福胜寺之旅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原路返回,只是有些小朋友还没有玩尽兴,兴奋地问老师:“我们下次还能来这里吗?”

还没等老师开口,一旁的蔺师傅接话说:“我们国庆有计划开放。等相关保护措施全部就位,福胜寺就会像其他景点一样正常迎客了。到时候,这些建筑、这些彩塑、这些历史都能供大家游览和学习了。”

小朋友们听到这儿,又开心起来,期待着下一次约定的到来。


记 者 景 斌

见习记者 赵泽艳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