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4-05-14
□记者 杜磊 见习记者 陈怡霏
伸展双臂、控制平衡、跑动、跳跃……近日,在盐湖区第二实验小学AR教室,孩子们在数字技术加持的三维立体空间里,争相举手、踊跃参与,沉浸式感受消防员的日常训练。好玩有趣的课堂体验,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身临其境地学习探究,让孩子们感受到眼见为实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盐湖区第二实验小学不断探索,将VR、AR技术引入教学场景,为教师带去全新的教学展示方式,为学生带去生动有趣的立体课堂,不断拓宽孩子们的思维,让晦涩的知识“活起来”。
身临其境,
让学习更深入
“哇!花开得可真漂亮!”“小鸟在树梢上叽叽喳喳、跳来跳去,真是热闹!”……走进二十四节气之春主题AR课堂,在令人震撼的立体场景下,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春天是什么样子?不同于以往的平面展示,老师利用AR技术营造出三维立体的体验场景,孩子们瞬间就身处百花齐放、万物萌动的春天。利用这样的数字虚拟技术,盐湖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发了多个种类的特色课程,将课本知识不断拓展,加深孩子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引导他们不断思考。
“AR技术是将数字信息加载到现实世界视图上,将教学内容立体化、可视化,让学生拥有平面图像和视频无法比拟的互动学习体验。”该校教师闫欣说。
“我感觉平时的课程在这里变得更好玩、更有趣了,让我们在游戏中很自然地学到了很多知识。”该校四年级学生张启东和李柯芯在VR课后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眼见为实,
让视野更广阔
VR技术创造了一个完全数字化的环境,将孩子们带入计算机生成的世界。孩子们戴上VR眼镜,可以探索令人惊叹的世界景观,可以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科学实验,甚至与历史人物并肩而行。这样的沉浸式课堂有力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借助VR眼镜中的红色历史资源,我们设计了《井冈山》与《我是月亮》两课,其内容是对二年级课本《朱德的扁担》与一年级《弯弯的月亮》等课程的拓展,通过操控设备,孩子们可以体验更立体化、可视化的教学内容。”该校教师安馨雨说。
通过互动式学习,课堂不再枯燥,单一的文字有了更生动的表达。在二十四节气课程中,孩子们带上VR眼镜,充满趣味的民俗活动立刻映入眼帘。街头艺人吹拉弹唱各显神通、热闹非凡,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这样的设计让孩子充分参与进来,感受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安馨雨说,通过VR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多学科知识,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情境化教学、体验式学习和领悟等多种方式,能让教学过程更有趣、生动、高效,从而实现教学的全面创新和高效升级。
“我对清明这个节气印象深刻,它是踏青、扫墓的日子,在我国南方还有吃青团的习俗。”刚刚上完二十四节气AR课的学生解奕彤说,通过沉浸式地“玩”,让她轻松学到很多知识,特别有趣也很实用。
闫欣表示,学校建设AR、VR教室后,孩子们特别期待上这样的课、积极性特别高。
丰富场景,
让体验感更足
借助AR、VR技术的翅膀,孩子有了更多探索的可能。依托新技术,该校开设了项目式学习课程,鼓励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课下,孩子们查阅资料,通过信息技术,足不出户便可以攀登万里长城、潜入海底世界,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
“除了知识拓展外,目前我们还开设了职业体验、红色教育等课程,通过数字技术模拟地震、火灾等场景,让孩子们快速掌握逃生自救技能。”闫欣告诉记者。
该校校长景彦平表示,AR、VR技术凭借其交互性、多感性等特点,将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其形成自主探究意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为孩子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探索数字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场景,让孩子们的体验感更足。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