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电话|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津:“清化收”赋能大振兴

来源:发布者:朱 姝时间:2022-11-14

在“清化收”专项工作中,河津上下齐手,合力推进,涌现出诸如连伯村、苍头村、上化村等一批先进村。

目前,河津全市9个乡镇(街道)125个村按照作战路线图,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通过逐村逐笔清查,现已排查出各类集体合同5158份,其中问题合同2441份,已完成整改2399份,通过司法等方式正在解决的42份,通过对集体合同边查边清,已为集体挽回损失1192.57万元;农村集体债务总额34447.88万元,化解债务8679.15万元,剩余债务25768.73万元;通过土地清查,新增各类土地资源4665.02亩,已发包2140.5亩,新增发包收入325.03万元。

查家底、细研判、分类攻

清除不规范合同

这块“绊脚石”

河津市阳村街道连伯村地处汾黄交汇的三角地带,滩地面积4万余亩,水利资源丰富。有着“十里连伯”之美誉,手捧“金饭碗”的连伯村,多年来却因土地承包纠纷,尤其是和平农场的承包占地,多年来争议不断,引发诸多矛盾。“清化收”工作开展以来,连伯村的合同问题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

2003年7月23日,和平农场与连伯村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当时土地性质为荒滩(2009年二调时变更为耕地),承包期限为70年,每亩每年租费为50元。

当时该地块以芦苇荡为主,渺无人烟、沙尘飞扬、积水遍地。和平农场在签约后出台了总体开发规划,建设完善水、电、仓库、房屋等基础设施,聘请专家实地勘测,组织300余名工人开挖排水、排盐碱渠,再利用多台履带式推土机和挖掘机进行土地平整,完成了对该地块的改良,硬是将一片荒滩打造成了如今瓜菜成畦的现代化农场,土地价值显著提高。

然而多年过去,当年的承包价格与今天的市场行情相差过大。另一方面,从和平农场方面来讲,由于2003年签订合同时,全部滩地均为盐碱地,经过企业多年改造,目前每亩租金提高到600元以上。

这样的合同纠纷该如何处理?连伯村“两委”新班子上任后,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研究,但由于合同跨度年限长,涉及农户多,牵扯利益多,多种因素叠加,仅靠村“两委”难以解决,处理不好,容易引起混乱。河津市阳村街道党工委慎重研究,由各包村领导及街道纪工委、农经、司法所、信访等部门组成“清化收”工作专班,村级“清化收”工作由专班统一组织、指导、协调、调度,对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连伯村合同清理事项,由阳村街道提级办理。

工作专班充分考虑和平农场在前期开垦该土地时投入的成本,以及和平农场对70年承包期限的预期,专门组织农经、法律专家与和平农场代表、连伯村代表进行了多次民主协商,向和平农场现场多方释法说理,告知农场方面当年签订合同时的价格与现在市场行情相比,合同的基础条件已发生了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连伯村一方明显有失公平,属于法律上的情势变更。同时,告知连伯村村委会,今天租金的市场行情能达到每亩每年约600元,是和平农场前期付出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改良土地达到的效果,必须尊重历史,考虑前期付出的前提下重新商议定价,最后经过三轮协商,最终该片滩地承包价格确定为每亩每年300元,承包期限变更为50年。

和平农场租金确定后,为连伯村同类地块确立了标准,以点带面,在阳村街道党工委的组织下,连伯村也将其余同类地块的租金一同确定为每亩每年300元。

专班在规范合同时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对本次涉及连伯村的所有租地合同聘请专业测绘公司现场测量,保障了发包方与承包方权益。和平农场2003年签订合同时土地面积为12000余亩,通过专业测绘公司对实际占有面积测量,除去所有公共路面和争议土地面积,最后确定和平农场实际租地面积为8600余亩。

“通过本次的规范合同,仅和平农场一份合同为连伯村增加集体收入约200万元,是过去收入的四倍,加上其余规范的合同收入,连伯村今年共计收入达400万余元,比以往收入增加300万余元。”连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进说道。

合同规范也为和平农场的经营带来了更多正向影响。

“我们农场是以规模化种植粮食、大豆为主营业务,在合同没有规范之前,我们在引入一些专业的下游供应商过程中,因为合同不规范,很多公司对我们的发展存在质疑,招商引资障碍较大。现在就不一样了,合同规范了,更多的公司愿意跟我们合作了,有利于我们引入更多优质资源帮助企业发展。”和平农场负责人陈逸帆说。

和平农场的合同规范后,企业迈入了更加良性的发展道路,也为周边农村带来了更多收益。在连伯村的邻村太阳村,就成立了一家劳务公司和餐饮公司,为和平农场提供相应服务。在连伯村,也成立了专业农机公司,加入和平农场供应商的行列。

连伯村的合同规范,为阳村街道其余各村开展“清化收”工作,起到了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下一步,阳村街道将继续对各村疑难问题进行提级办理,通过规范一批、解除一批、起诉一批的方法,彻底解决各村的问题合同,确保全街道各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清化收”工作取得质的飞跃。

理旧债、严清缴、定规矩

甩掉债权债务

这个“旧包袱”

“真的是做梦也没想到,这笔钱能退给我们。”河津市下化乡上化村退休老教师贺错转回想起当时接到返还拖欠工资通知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上化村是个搬迁村,搬迁之前只是个地处偏远、交通极不便利的小山村,村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办了上化学校。贺错转从1985年就开始在这里任教,直到3年前退休。

“因为学校交通不便,当时我们这些民办教师都是带着孩子住在学校旁边的破庙里,一边带孩子一边带学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我印象中一到下雨的时候,就是外面下大雨,我们庙里下小雨,我就带着我的两个孩子拿盆从屋里往外舀水。”回想起在上化学校教学的几十年,贺错转感慨颇深。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教师们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在这所学校教学的46名教师未能领取到1996年—2000年的工资和奖金,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付出的努力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工资问题成了老师们的心病,更成了一届又一届村“两委”的心病。

去年,上化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通过走访调查,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提上了解决日程。

几个月来,村“两委”班子成员寻找老账单、核对旧数据,并与多个职能部门对接沟通,探讨解决方案。在这些老教师中,年龄最大的已80多岁,所欠工资最多的达1万多元。

同时,河津市农经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对上化村学校的账目进行了审计,对每一个教师的拖欠工资进行了依法合规的清算,最终上化村在开展“清化收”工作中,依法依规清欠20多年前46名教师工资及奖金共计397846.41元。

上化村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王杰向记者坦言,解决工资拖欠问题确实顶着压力,因为时间跨度长、政策已经变化,他们要与农经、教育等多个部门协商研究,还要向不理解的老百姓解释。但是一想到不能让教师们这几年的辛苦白费,也为了展示新一届班子在“清化收”方面工作的作为担当,最终以“清化收”工作为契机,通过各方面努力,成功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上化村教师拖欠工资问题的解决,只是河津“理旧账”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河津市按照尊重历史、积极稳妥、利于发展的原则,通过“两个印证”理旧账、“八个一批”严清缴、“六个严禁”定规矩,妥善化解村级债权债务。

——“两个印证”理旧债。严格区分“违法账”与“合法账”,采取账内、账外互相印证的方式理清村级债权债务。“账内”以村会计账簿为依据,将账簿上所有债权债务与当事人进行核对、纠正,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账外”通过走访群众、畅通监督举报,对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清查。

——“八个一批”严清缴。财政扣缴一批,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欠款,市财政直接扣缴;工资扣缴一批,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村干部拒不偿还的欠款,直接从工资扣缴;挂钩抵扣一批,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拒不偿还的欠款,与村级集体经济分红挂钩直接抵扣;协商减免一批,对农户陈年欠款无法偿还的,村“两委”协商适当减免利息,拟定还款计划;相互冲转一批,对农户间的“三角债”,相互冲转进行化解;账务调整一批,对因住宅楼修建、煤矿及村属企业形成的债务,通过民主程序结转公积公益金,建立备查账簿进行化解;依规核销一批,对债权人死亡且无遗产可清偿的,通过“四议两公开”审批核销;依法清收一批,对有还款能力,但采取经济、行政手段收欠无效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法律程序依法清收。

——“六个严禁”定规矩。坚持量入为出制定“六个严禁”,即:严禁村干部以个人名义为集体借债不入账的行为,严禁举债用于村级支出,严禁举债兴办公益事业,严禁举债进行收益分配,严禁举债发放福利,严禁以任何名义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

建机制、抓产业、搞服务

走出新增资源收费

这条“好路子”

深秋初冬时节,一堵3D动物森林图彩绘墙在阳光下,更显得栩栩如生。不远处的墙体上,还有黄河咆哮图等图样美化着村庄里的风景。村里还有纤夫轮船雕塑、刻有“码头”字样的牌楼、在建中的交通驿站等设施,无不体现着这座村庄的文旅产业特点。

这里正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河津市阳城街道苍头村。白墙灰瓦映蓝天,水清树绿绕家园,一派美丽田园风光。该村近年来充分挖掘沿黄优势资源,坚持绿色生态与乡村美化亮化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沿黄特色的美丽乡村之路。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着眼制度建设、产业发展、服务保障,规范新增资源资产收费。河津市这一“清化收”工作思路,为苍头村的产业发展注入巨大动能。

“苍头村耕地的特点是土地承包年限长、散户多,过去村里的机动地归属不清晰。这次‘清化收’工作,我们村的土地资源彻底澄清了,夯实了村集体经济的基础。”苍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军说。

他拿出了一张图纸,这张图纸上以四色清晰划清了各种用途的地块及范围。

“我们将苍头村里的机动地标为蓝色、‘四荒地’标为绿色、建设用地标为红色,并通过一张图,采取‘按图索地、以地找人、不漏一宗’的方式,对所有土地进行梳理,全部摸清家庭承包以外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做到清仓见底。”河津市农经中心主任杨敬红说。

通过清查建立三本台账——

村集体资产台账。村集体所有的房屋、建筑、设备、工具、农业基本建设等设施的资产,都要按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构建时间、原始价值、折旧额、净值,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应登记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赁费、承包(租赁)期限、有无拖欠等建立台账。

村集体合同台账。村集体所有的合同要按合同编号、标的物和数量、签订时间、起止日期、承包(租赁)金额、上交情况等建立台账。

村集体债务台账。清查出的每笔债务都要按债权人、产生时间、产生原因、债务类别和金额等建立台账。

“‘清化收’工作有效增加了我们村集体收入,由此我们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上将更有底气。”据苍头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明泽介绍,目前苍头村刚成立村集体企业——苍头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将围绕“大通道、小社区、微场景、泛驿站”,加快交通驿站和3000亩森林公园建设,在村西规划改造农家乐、民宿,在村中桥头游园中规划亲子游、露营旅游项目,结合村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采摘、农家乐、民宿、文化旅游线路,不断推进文旅产业发展进程。

目前河津全市新增资源“四荒地”4665.02亩,通过专业评估、合理定价、法律审定,再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已发包2140.50亩,新增资源性收入325.03万元。完善农村产权市场交易制度,建好用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严格按照受理申请、审查资格、发布信息、登记意向、组织交易、结算资金、鉴证交易等8个流程依法进行交易,确保阳光运行。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

“集体家底坦坦荡荡,百姓心里才能亮亮堂堂。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举措。‘清化收’就是要通过摸清家底、理顺机制,把该管的集体资产管起来,把该化解的债务化解掉,把该收的费用收上来,把该挖的潜力挖出来,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厚实根基,也为村里新班子‘轻装上任’做好准备,进一步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杨敬红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